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臣有異議。。。”

內閣首輔張至發的聲音顯得特別突兀,讓偏殿裡面瞬間安靜下來,朱由檢的臉色也瞬間變化了,臉上的笑容很快消失,臉色逐漸變得陰冷。

張至發臉色平靜,但身體微微有些顫抖,他很清楚,今日幫助吳宗睿說話意味著什麼,皇上對他這個內閣首輔早就不滿意,想著調整了,朝中大小事情,皇上基本和楊嗣昌商議,他這個內閣首輔,反倒不能決定朝中諸多事情了。

張至發記得很清楚,他與吳宗睿之間的那一次見面,雖然雙方的話語都不多,但是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都說清楚了,吳宗睿提出的三人成虎,張至發絕不會忘記。

按說皇上已經明確了意思,就是想著懲戒吳宗睿,張至發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是很不理智的,可是內心就是有著一股情緒,促使張至發必須站出來說話,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很有可能是張至發對於這樣的處境感同身受吧。

安靜的偏殿裡面,朱由檢看著張至發,好一會才開口說話。

“張愛卿,說說你有什麼異議,朕很想聽聽。。。”

朱由檢的話語很重,明顯透露出來不滿,這種不滿的情緒,不僅僅是針對張至發,也針對了楊嗣昌、張溥和吳偉業等人,特別是對張溥和吳偉業,彈劾奏摺是這兩人提出來的,如果張至發表示了異議,張溥和吳偉業就應該站出來,直接反駁。

朱由檢當然不會想到,張至發是內閣首輔,張溥和吳偉業不可能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他們之間的地位懸殊太大了。

朱由檢帶著憤怒的話語,反倒讓張至發略微的平靜了。

“皇上,臣記得,吳宗睿大人也給朝廷寫了奏摺,解釋了在遼東所做的一切,臣以為,不管吳宗睿大人在遼東做了什麼,也不管張溥大人和吳偉業大人如何的彈劾,總是該公佈吳宗睿大人的奏摺,讓大家都知道其中的緣由。。。”

朱由檢臉上的肌肉跳動了,張至發的理由,讓他無法反駁,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是身為帝王必須要做到的,如果朱由檢僅僅讓楊嗣昌、張溥和吳偉業說話,不給吳宗睿任何的辯解機會,是不可能服眾的。

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朱由檢扭頭對著身邊的王承恩開口了。

“承恩,將吳宗睿的奏摺念一遍,讓眾人聽聽。”

王承恩點頭的時候,朱由檢從御案上面拿出了吳宗睿的奏摺。

張溥和吳偉業的臉色有些變化了,他們做夢都想不到,吳宗睿居然寫來了奏摺,難怪皇上沒有在早朝的時候提及此事,如果將他們的彈劾奏摺與吳宗睿的辯解奏摺同時公開,朝中的大人還不吵得一團糟,要知道朝中的很多大人,還是敢於開口說話的。

王承恩彎腰接過了奏摺,看了看眾人,不疾不徐開始念奏摺了。

“臣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領兵部尚書銜吳宗睿,時刻牢記皇上之重託,為遼東之穩固,甘願殫精竭慮,臣為了我大明邊關之安寧,為了他日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未經請旨,決定諸多重要事宜,特意向皇上請罪。。。”

偏殿裡面再次變得安靜,只有王承恩略微尖細的聲音在迴盪。

吳宗睿的奏摺文字不多,話語乾脆,將遼東發生的事情說的很清楚,而吳宗睿之所以做出以被俘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與皇太極交易的決定,就是一個理由,籌集軍餉和糧草,連續數年時間,北方遭遇連連的災荒,皇上和朝廷體恤百姓,免去了北方很多地方的賦稅,導致府庫緊張,而維持遼東的穩定,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需要大量的錢糧,吳宗睿不想讓皇上為難,更不想增加百姓的負擔,所以決定以俘虜換取錢糧。

吳宗睿在奏摺之中還專門強調,一萬多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糧草,這些俘虜不能斬殺,免得折損了大明王朝之威嚴,如果長時間給他們供應糧草,遼東將變得更加困難,朝廷更加難以維持。

。。。

王承恩唸完了,小心的將奏摺放置到御案上面。

“皇上,吳宗睿的奏摺,臣不敢苟同。。。”

蹦出來的依舊是張溥。

“貞女知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乞丐尚知不食嗟來之食,吳宗睿身為我朝中重臣,怎麼能夠卑躬屈膝,屈服於後金的皇太極,用一萬二千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換取錢糧,這就是與後金皇太極之間赤裸裸的勾結,試想當年的遼東,我大明將士拼死抵禦後金韃子,無人向後金韃子屈服,不知道有多少的將士長眠遼東,他們若是知曉吳宗睿的所作所為,死不瞑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