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州距離濟南不足三百里地,按照大軍正常的行軍速度,大約需要六個時辰到七個時辰左右,也就是說,從上午的卯時出發,到下午的酉時抵達,算是很正常的,行軍途中很有可能遇見這樣那樣的事情,包括吃飯和餵養戰馬等等,會耽誤一些時間,而且正常的行軍和突擊作戰完全不一樣,如果是突擊作戰,一人雙馬甚至是一人三馬是必須的,那樣能夠加快行軍的速度,小半天的時間完全可以抵達濟南城。
多爾袞倒是不擔心嶽託,憑著對嶽託的瞭解,他斷定嶽託一定會率先發起對濟南城的進攻,也許大軍抵達濟南城的時候,嶽託已經在城門口等候了。
不過多爾袞絕不會大意,在嶽託率領大軍出發之後,他與豪格略微的商議,決定翌日卯時從德州城外出發,趕赴濟南城,至於說豪格提議率領先頭部隊急行軍至濟南城的建議,被多爾袞否決掉了。
在豪格與嶽託之間,多爾袞情願讓嶽託有更多的戰功,這是他的私心,也是他權力範圍內能夠做到的事情,相比較來說,豪格作戰勇猛不輸於嶽託,但是在謀略方面,就遠遠比不上嶽託了。
豪格的心思,多爾袞也是知道的,無非是害怕嶽託拿走攻陷濟南城的所有功勞。
皇太極登基稱帝建國的時候,敕封六大親王,禮親王代善排名第一,成親王嶽託排名第二,多爾袞只是排名第三,而且大清國最為顯赫的兵部是嶽託直接掌管的。
不管是從戰功,還是對皇太極的支援方面,嶽託所擁有的功勞,都是超過多爾袞的,那個時候,多爾袞還顯得略微的不服氣,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多爾袞警醒,嶽託功勞太大,因為一些並不能完全確定的罪名,被直接降為貝子,爾後皇太極開恩,才身為貝勒,距離親王差了很大的距離,而檢舉嶽託的滿人權貴之中,赫然有禮親王代善。
代善可是嶽託的親生父親,當年代善表示出來對皇太極的支援,嶽託在其中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
高處不勝寒,作為大清國的第一親王和第二親王,代善與嶽託的表現太過於顯赫了一些,遭遇到一些事情,也在預料之中了。
多爾袞很聰明,長時間的掌管吏部,參與朝中的重大決策,讓他看清楚了很多的東西,所以他一直都勸多鐸低調,前面有代善和嶽託的教訓,多鐸和阿濟格就必須要收斂,作戰可以勇猛,可以不要命,可以立下赫赫的戰功,但是在盛京、在朝中必須要低調。
至於說豪格,多爾袞不是很在乎,他知道豪格的頭腦比不上自己。
大軍從德州城外出發的時候,多爾袞有些悠閒,按照先前的部署,今日只要行軍到濟南城外就完成任務了,明日一大早發起對濟南城的進攻,爭取在一天之內拿下濟南城。
山東大部分的明軍都在固守德州,這個時候,就算是多爾袞和豪格率領大軍公開的去進攻濟南城,駐守德州的明軍也不敢馳援,多爾袞倒是想著讓德州城內的明軍馳援濟南城,那樣他就可以全殲這些明軍了。
進攻登州和萊州的戰略部署,眼看著越來越近了,只要順利的拿下了濟南城,多爾袞就鐵心要進擊登州和萊州,給予大明登萊新軍重大的打擊。
豪格倒是顯得有些焦急,好幾次都想著能夠加快行軍的速度,但多爾袞沒有同意。
斥候倒是派遣出去了,沿途偵查,小心駛得萬年船,儘管明軍孱弱,不可能發起對大軍的進攻。
未時剛過,大軍已經行軍近一百五十里地,離開德州,進入濟南府管轄的地方。
沿途基本沒有看見什麼百姓,這倒是在多爾袞的預料之中,嶽託率領的大軍已經走過這一片地方,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會留下什麼人口與錢糧的。
前方的斥候騎馬飛奔而來的時候,多爾袞的臉色沉下來了,他喜歡的是不急不躁的軍士,特別是斥候,就算是天垮下來,也要面不改色心不跳。
斥候來到前方不遠處下馬,飛奔而來的時候,多爾袞不滿的開口了。
“我平日裡怎麼教你們的,都忘記了嗎。。。”
多爾袞是正白旗旗主,派遣的斥候也是正白旗的,所以多爾袞才會毫不猶豫的開口訓斥。
跪在地上的斥候身體有些顫抖,但還是強忍住開口了。
“報,主子,前方發現有鑲藍旗八旗軍軍士,是跟隨貝勒爺作戰的軍士,他們身上都有血漬,看上去不是很好,奴才命令兄弟,將這些軍士帶過來了。。。”
多爾袞楞了一下,時間剛剛過了未時,難道說岳託一大早就發起了對濟南城的進攻,順利的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