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宗睿對張獻忠的瞭解,完全來源於史書的記載,登萊新軍在征伐義軍的時候,一直都將李自成當做最大的對手,所以吳宗睿派遣張東濤到李自成的身邊臥底,藉此更加的瞭解李自成,瞭解李自成身邊的李巖、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和李過等人,外界看登萊新軍很容易就徹底剿滅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生擒了牛金星、宋獻策和李過等人,卻不知道吳宗睿為了這一天,做出了十餘年的努力。
李自成被徹底剿滅之後,北方的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不過在恢復北方的秩序過程之中,吳宗睿遇見了很多實際的問題,其中士大夫家族和讀書人就是令吳宗睿頭疼的群體,這個時代計程車大夫家族與讀書人,無疑是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明朝的時候,這個階層從朝廷獲取了太多的好處,幾乎佔取了所有的社會資源,治理社會是他們,穩定社會也是他們,如果將這個階層完全拋棄,吳宗睿將難以真正的治理天下。
打破階層的特權這件事情,吳宗睿做不到,這個時代也不允許他這樣做,想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不是現階段需要考慮的事情,就連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件事情,想要全面推開,都會遭遇到極大的阻力,更不用說其他的事情了。
吳宗睿需要推行的很多政策,能夠在北方得以全面的鋪開,還得益於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包括後金的八旗軍,李自成和張獻忠是草莽出身,對於士大夫階層和讀書人有著很大的偏見,在他們造反的過程之中,無數計程車大夫家族和讀書人被他們斬殺和懲戒,至於說後金的八旗軍,人家對準的就是士大夫家族,能夠劫掠到錢財。
長期的征伐,導致北方一片蕭條,吳宗睿幾乎是全面的重建,在重建的過程之中,他自然能夠推行一切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政策。
但南方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南方沒有遭遇到太多的戰火,當初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肆掠的僅僅是湖廣、四川、廣東和廣西等地,大明最為富庶的南直隸與浙江等地,可以算是毫髮無損,儘管張獻忠曾經在南直隸的徐州一帶肆掠,但那些地方都屬於南直隸偏遠一些的地方。
吳宗睿本來打算讓盧發軒在南直隸全面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但他仔細思考之後,果斷的終止了,登萊新軍掌控的僅僅是南直隸,如果在南直隸全面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保不住很多計程車大夫與讀書人都會前往浙江和福建等地,而不知情的百姓也可能跟隨大規模的遷移,這會讓南直隸震盪,影響到很多的事情。
如果徹底掌控了南方,那麼吳宗睿推行政策的手腕就不一樣了。
張獻忠的實力肯定不如李自成,登萊新軍想要徹底打敗張獻忠,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吳宗睿暫時沒有動,有些時候,大亂之後才有大治,張獻忠統領四川與湖廣等地,強力的鎮壓士大夫階層和讀書人,從某種程度來說,倒是與吳宗睿要推行的政策不謀而合。
不過南方不能夠處於長期分裂的局面,登萊新軍必須要儘快的統一南方。
還有一點,吳宗睿是大吳王朝的皇帝,不可能長時間離開京城,呆在南京,這對於天下的穩定和朝廷的穩固也是不利的。
盧發軒、劉寧和喬明俊等人進入了廂房。
“坐吧,劉文秀說了很多張獻忠的情況,你們都是怎麼看的。”
劉文秀描述的張獻忠的情況,中書舍人專門記載下來了,而後傳給盧發軒等人看過了。
盧發軒看了看劉寧等人,首先開口。
“皇上,臣覺得,張獻忠的實力不如李自成,在吸納人才方面也不如李自成,脾氣很是暴躁,一味的以殺戮來平定爭執,如此的做法註定難以長久,臣看過四川方面來的情報,四川很多計程車大夫和讀書人,都在強烈的反對張獻忠,他們或者出錢出力出人,與張獻忠展開廝殺,或者親自上陣,固守地方抵禦張獻忠,張獻忠沒有想著以懷柔的政策來吸納士大夫和讀書人,總是以出兵的方式強力鎮壓,臣以為,張獻忠難以持久。。。”
盧發軒的分析是準確的,但吳宗睿不是特別的贊同。
“路廷,張獻忠的很多做法,的確有太多不足,不過他造反十多年,憑藉著一己之力,拿下了四川和湖廣等地,登基稱帝,在成都做了皇帝,這說明他有過人之處。”
“我們切記不能夠小看了張獻忠。”
“劉文秀說到張獻忠脾氣剛烈,但有一點,張獻忠有什麼說什麼,敢愛敢恨,性格鮮明,這是他的長處,也正是憑著這個長處,張獻忠吸納了不少志同道合之人,創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