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臉色鐵青的李自成,狠狠的將手中的信函扔到地上,抬腳準備用力踩下去的時候,劉宗敏進入了房間。
在劉宗敏的面前,李自成不會掩飾自身的情緒。
“這個吳宗睿,太狂妄了,登萊新軍有什麼了不起,真以為我大順軍害怕他嗎,以為我李自成害怕他嗎,哼,這一次我要親自領軍,前往山海關,徹底剿滅山海關的登萊新軍。。。”
劉宗敏走過去,撿起了地上的信函,放在了桌案上面。
“闖王,其實我早就預料到了,登萊新軍不會臣服我大順軍的,按照您的要求,四十萬大順軍將士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開拔。”
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總數超過百萬人,不過最為精銳的作戰部隊,也就是老營的軍士,不超過三十萬人,加上各地歸順的明軍軍士,總數也就在四十萬人左右,至於說其餘的軍士,用來守衛城池、維持秩序可行,真正用來作戰只不過是炮灰。
登萊新軍是大順軍最為強悍的對手,也是大順軍穩定北方局勢最大的隱患,所以這一次,劉宗敏集中了大順軍最為強悍的軍士,準備對山海關發起進攻,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徹底打敗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
至於說山東駐守的登萊新軍,李自成和劉宗敏倒不是特別的著急,只要大順軍打敗了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局勢就一定會出現重大的變化。
李自成其實有些煩躁,十多年的征伐,終於率領大順軍攻破了大明京城,滅掉了大明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不過後院起火,大順軍副總管張東濤在河南反了,投奔了登萊新軍,這樣陝西與山西等地的局勢也變得撲朔迷離。
京城是李自成打算登基稱帝的地方,陝西是李自成的老巢,兩處都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當初得知張東濤反叛的訊息,李自成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陝西,他險些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回到陝西去,不過大順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京城的周遭和北直隸,平定京城的局勢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所以李自成才強忍內心的衝動。
李自成內心還有一絲的幻想,那就是登萊新軍能夠歸順大順軍,這樣北方的局勢就能夠完全穩定下來,若是登萊新軍願意歸順,李自成甚至可以原諒張東濤和李巖等人。
這最後的一絲幻想破滅之後,李自成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壓力,就算是當年大順軍僅僅剩下十餘騎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
劉宗敏行動迅速,李自成還是滿意的。
“宗敏,你做的不錯,不知道牛金星和宋獻策準備的怎麼樣了,大軍的糧草是不是籌集的差不多了。”
劉宗敏沒有開口回答,四十萬大軍出征,需要的糧草數量不菲,想要準備好充足的糧草,還是要耗費極大的精力,這段時間,牛金星和宋獻策在京城鬧出了不小的動靜,關押了大明朝廷歸順的不少官員,這些官員的家人拿出來大量的銀子之後,官員才得以釋放。
前兩天,劉宗敏聽見牛金星和宋獻策給闖王稟報,說籌集到的銀兩,已經超過三千萬兩,足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開銷了,當時闖王是很高興的,認為牛金星和宋獻策做的很不錯。
對著站在門口的親兵揮揮手,李自成開口了。
“讓牛金星和宋獻策到我這裡來。。。”
親兵離開之後,劉宗敏猶豫了一下,看著李自成開口了。
“闖王,您一直都在太歲壇署理政務,的確是不方便。。。”
李自成看了看劉宗敏,搖了搖頭,沒有開口說話。
劉宗敏有些洩氣,他的說辭不行,遠遠比不上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有關登基稱帝的事宜,牛金星和宋獻策都勸不動闖王,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劉宗敏沒有發現一個敏感的變化,以前牛金星和宋獻策勸李自成登基稱帝的時候,李自成都是開口明確反對,這一次沒有開口反對,這是最大的變化。
接近半個時辰過去,牛金星和宋獻策來到了太歲壇。
進入營房的時候,劉宗敏看著牛金星和宋獻策微微的點頭。
還沒有等到李自成開口,牛金星就抱拳開口了。
“闖王,臣與宋兄已經籌集到四十萬大軍兩個月的糧草,府庫裡面存有白銀三千萬兩,臣還在努力的四處購買糧食,只不過京城的存糧不是很多了,不過闖王放心,臣會想辦法從其他的地方購買糧食。。。”
牛金星的稟報,讓李自成非常高興,他忽略了牛金星說到京城糧草不足的問題,這不是他考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