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寅時。
大順軍計劃從東面一片石關隘與南門兩處方向同時發起進攻,無疑是想著分散駐守山海關登萊新軍的兵力,而且對一片石和南門發起進攻的大順軍軍士達到了二十五萬人,李自成率領的預備隊還有十五萬人,隨時都會馳援,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將士一共只有十萬人,兵力上有著過於明顯的差距,這種壓力的巨大的。
山海關地形特殊,南面幾乎是平原,易於進攻,北面則是山川溝壑,易守難攻。
這樣的地形,也註定了李自成會傾盡全力發起進攻,以扭轉目前極為被動的局面。
總兵府,廂房。
吳宗睿幾乎一夜未眠,應該說為了這場戰鬥,他做了數月甚至是一年多時間的準備,當初設想的局面,與目前的現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以十萬兵力對付四十萬破釜沉舟的大順軍軍士,不管怎麼看都有些冒險的因素存在。
依照吳宗睿當初的設想,安插張東濤在李自成的身邊,目的就是為了決戰時刻到來之際,張東濤能夠反戈一擊,導致進攻的大順軍出現內訌的局面,李自成無法繼續堅持作戰,大順軍迅速出現潰敗的局面,現在看來,這個目的沒有達到。
算無遺漏是不可能的,儘管穿越的吳宗睿熟知歷史,但是在天下陷入大亂的局面、決戰時刻到來的時候,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判斷來掌控局面。
廖文儒等人一直建議,從山東抽調部分的兵力前來馳援山海關,他們認為可以放棄對開封府城的控制,將兵力全部調遣到山海關,這樣就能夠保證徹底打敗進攻山海關的李自成,吳宗睿沒有同意這個建議,他認為大戰在即,沒有特殊情況,作戰部署不要輕易調整。
劉寧率領的十萬將士,張東濤和李巖率領的四萬將士,以及羅典明率領的一萬將士,各自都有重要的作戰任務,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讓李自成逃脫。
吳宗睿是絕不會給李自成任何逃走的機會,他必須要生擒或者斬殺李自成,這天下遭受到的蹂躪太多了,不能夠繼續折騰下去了。
廖文儒、喬明俊、吳三桂和黃得功進入了廂房。
“大人,根據斥候偵查到的訊息,唐通率領的五萬大順軍軍士,以及劉宗敏率領的二十萬大順軍軍士,應該是卯時同時發起進攻。”
吳宗睿看了看廖文儒,微微點頭。
登萊新軍的防禦很明確,廖文儒和黃得功率領五萬登萊新軍將士,駐守南門,喬明俊與吳三桂率領三萬登萊新軍將士,駐守一片石,剩餘兩萬登萊新軍將士,作為預備隊。
大順軍分為兩路對山海關發起進攻,看起來是分散了登萊新軍的兵力,但這裡面也存在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給予了登萊新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知道了,喬明俊,吳三桂,你們的作戰任務很艱鉅,必須在午時之前徹底打敗唐通率領的五萬大順軍軍士,並且率領登萊新軍的將士主動出擊,發起對唐通的進攻,廖文儒,黃得功,你們也要把握機會,一旦喬明俊和吳三桂率領大軍主動出擊,你們也要給予進攻南門的劉宗敏最大的壓力,讓李自成無法首尾兼顧。”
“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面,李自成率領的十五萬軍士,一定會全力馳援一片石,到了那個時候,駐守南門的登萊新軍將士,就要全面出擊,對劉宗敏發起最為凌冽的攻勢。”
。。。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排列在總兵府外面不遠處的一百門紅夷大炮,烏黑的炮口對準了一片石與南門兩個方向。
山海關城池不是很大,擺放一百門紅夷大炮已經到了極限,此次作戰,登萊新軍所依仗的熱兵器,將是取得完勝的最大依靠,而紅夷大炮的作用無疑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卯時,隆隆的鼓聲瞬間響起。
黑壓壓的軍士朝著一片石與南門兩個方向衝鋒而來。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壓制了隆隆的鼓聲。
正在衝鋒的軍士,瞬間四散而開,他們試圖以散開的方式,躲避呼嘯而來的炮彈,當初他們進攻京城的時候,以這樣的方式避開了炮彈的轟炸,儘量的減少傷亡。
“轟。。。”
“轟。。。”
“轟。。。”
大片帶著血漬的泥塊飛上半空,一些人的屍首也被拋到半空之中。
一些大順軍的軍士嚇傻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落地之後爆炸的炸彈,進攻京城的時候,他們也見過紅夷大炮的炮彈,不過那都是呼嘯而來,如果能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