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登州等地比較起來,京城的繁華不算是最為出色的,這是黃宗羲最大的感受。
山東各地商貿交易的繁盛,商貿規則的盛行,以及投身其中人數之多,也是黃宗羲最大的感悟之一,他曾經擔心投身商貿的人數太多,可能影響到農耕,不過在山東各地、特別是村鎮去看過之後,這種擔憂不存在了,因為山東各地的人口數量多,而且投身商賈之人,並未徹底放棄農耕,譬如說在城鎮做事情之人,到了農忙的季節,基本都會回家去幫忙耕作,不耽誤糧食生產,當然要說商貿對於農耕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那也是不可能的。
黃宗羲回到京城的第三天,就來到了紫禁城。
已經是臘月,京城裡面格外的熱鬧,大街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商鋪的生意特別的火爆,不到一年的時間,曾經遭受過創傷的京城,很快恢復了。
進入文華殿的時候,黃宗羲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他對於皇上有了莫名的崇拜,要知道山東的繁華,完全依靠皇上,其他人只是執行皇上做出的決定而已。
進入大殿,黃宗羲跪下了。
“黃宗羲,起來說話吧,你的文書,我全部都看過了,寫的不錯,不過你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讓你到山東去,不是讓你謳歌地方上的繁華,也不是讓你感受百姓生活的富足和安逸,我讓你到山東去的目的,是讓你想想如何讓國家富強、民眾富裕這種情形長期的維繫下去。”
“當然,這個要求相對來說有些高了,你在文書之中也提及此事,可不是很透徹。。。”
皇上的話語,讓黃宗羲頗為羞愧。
“皇上,在下竭盡全力,怎奈學識有限,愧對皇上的期盼了。。。”
笑聲傳來的時候,黃宗羲沒有抬頭。
“黃宗羲,你也不用如此的謙虛,你的第二份文書,對於山東地方官府的情形進行了分析,認為山東各級的官府,依照制度辦事情,將民生事宜放在了首位,時刻關注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做法是很不錯的,你說山東各級官府的官員,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
“同時,你在文書之中也說到了,有些官員還是存在高高在上、忽視百姓利益之問題,而且你在德州還親身感受到了,你認為官吏以及士大夫不能夠有特權。”
“你能夠提出來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很不錯,足夠大膽。”
黃宗羲抬頭,看了看御輦之上的皇上,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
“皇上,這都是在下胡亂的分析,山東各地的情形,對在下的觸動很大,以前在下都是一葉障目,雖然提出了一些見解,可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有些見解的確不合適。。。”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內閣大臣,全部都在大殿,他們聽得很仔細,看向黃宗羲的眼神也不一樣,黃宗羲的三份文書他們都看過了,他們認為寫的很好。
“黃宗羲,該說的話,你在奏摺之中全部都說過了,接下來就聽我說說,如果我說的有不合適的地方,你可以反駁,先生、文儒、憲之,洪大人,你們都可以反駁。”
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治大國如烹小鮮,前朝的時候,造反的百姓很多,這是為什麼,你們都清楚,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選擇鋌而走險,若是能夠吃飽飯,誰願意造反。”
“先生,內閣仔細分析了前朝的諸多法律制度,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問題,可為什麼落得亡國的下場,說到底,就是執行這些制度之人,出現了問題。”
“前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早就說過此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前朝的法律是完備的,其中有些不合適的地方,想要修改也不是什麼難事,張居正大人感慨的就是法之必行。”
“法之必行,絕非嘴上說說那麼簡單,這裡面牽涉到方方面面,想要真正的做到,就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
“這就關係倒都察院了。”
“前朝推行的風聞奏報,以及給事中的制度,或許是為了落實法之必行吧,不過我覺得,看看其效果,適得其反。”
“朝廷廢止了風聞奏報,也廢除了給事中的官位設定。”
“都察院究竟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我一直都在思考,前些時間,總算是羅列了一些東西,內閣已經商議過,做了一些補充。”
“依我來看,內閣負責政務推行,將朝廷的各項決策完全的推行下去,讓下面實施,都察院負責的事宜,就是監督,若是地方上推行政策不力,或者有人貪縱枉法,那麼都察院就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