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登萊巡撫孫元化的計劃,登州和萊州新軍,軍隊的建制已經從衛所制改為營制,每營四千人,其中戰鬥部隊兩千人,後勤人員兩千人,每營配備有雙輪車一百二十輛,炮車一百二十輛,糧車六十輛,紅夷大炮十六尊,弗朗機二十門,其他型別火炮六十門,鷹銃一百支,鳥銃一千二百支,所有炮手每人配備一支手銃。
如此的配置,消耗是巨大的,朝廷也是無法完全支援的,好在有禮部尚書徐光啟的大力支援,朝廷在軍餉異常緊張的情況之下,還是撥付了大量的白銀,打造登州和萊州的新軍,到崇禎四年初,孫元化麾下的新軍總人數接近四萬人,配備紅夷大炮一百尊,弗朗機二百門,其他型別火炮五百門。
看上去,這是一支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如果訓練精良,幾乎找不到可以與其相抗衡的力量,而徐光啟和孫元化,也為擁有這樣一支規模浩大的新軍為榮。
徐光啟和孫元化認為,登州和萊州的新軍,人數不必很多,練成了四個營到五個營,則關內的安危就不必擔心,成就了十個營,則不必害怕關外的後金韃子,成就了十五個營,則可以開拔關外,收服失去的土地,且對後金韃子造成致命的威脅和打擊。
計劃是美好的,可現實是骨感的。
因為登州和萊州的新軍消耗過大,甚至超過了遼東邊軍的消耗,引發了朝中諸多的質疑,不少位高權重的大臣,認為登州和萊州的新軍,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有這等的質疑也很正常,經歷多年的戰鬥廝殺,不僅僅是明軍有著恐金症,就連朝廷之中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金症。
此次孔友德率領登州兩千新軍軍士馳援,就是需要向朝廷展現新軍訓練的結果。
可惜這次的展現總體上失敗了,新軍無法準時趕赴大淩河城,無法參戰。
“孔友德率領的兩千新軍,擁有紅夷大炮十尊,弗朗機三十門,其他火炮四十門,雙輪車一百輛,炮車八十輛,糧車二十輛。。。”
吳宗睿聽得暗自搖頭,看樣子孫元化這一次是真的想要展現登州和萊州新軍的力量,須知這麼多的火炮,援軍行軍的速度怎麼可能很快,就算是孔友德拼盡吃『奶』的氣力,大軍每天能夠行進百里地,就算是奇蹟了。
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有太多吳宗睿需要的軍械物資了,戰馬、火炮都是急需的,信義押司的軍士擴充套件到萬人規模之後,各類的軍械物資都是缺乏的。
信義押司萬餘軍士,分為騎兵、步卒和炮兵三個部分,其中騎兵人數計劃五千人,步卒人數計劃三千人,炮兵人數計劃兩千人,百餘年之後才會專門出現的炮兵,將要橫空出世。
炮兵需要大量的馬匹,包括戰馬,依靠人力運輸火炮是不現實的。
所以說,孔友德援軍的雙輪車以及炮車,都是吳宗睿急需的戰略物資。
“文儒,孔友德麾下的軍士,行軍速度緩慢,他們馳援大淩河城是不可能的,或許他們還不知道大淩河城的戰鬥已經結束,我想,兩千援軍,僅僅配備了二十輛的糧車,遠遠不夠,看來孫元化是想著依託沿途府州縣的補給,來解決援軍的糧草問題,若是在登州萊州,以及山東境內還好說,沿途的府州縣怎麼也要看孫元化的面子,可要是進入到北直隸,那就不一定了,若是沿途的糧草供給不足,孔友德麾下的軍士,則要四處劫掠,萬一劫掠過程之中,鬧出什麼事情來,恐怕不好收拾。”
“大哥,孔友德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吧,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孔友德麾下的軍士,沿途也就是劫掠尋常的百姓和農戶,絕不會動士大夫家族和鄉紳家族,我倒是覺得,孔友德還挺聰明的,就是對準尋常百姓,免得惹出事情來。”
吳宗睿笑著搖頭。
“你說的不錯,這方面孔友德的確是聰明的,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但你忽略了一點,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是去馳援大淩河城的,他們揹負了重要的作戰任務,每日裡都需要急行軍,從登州到大淩河城,千里之遙,還要穿越山海關,軍士也是尋常人,如此的重負,他們難免承受不住。”
“孔友德可以命令軍士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啊。”
“沒有那麼簡單,沿途休息和調整,哪裡來的那麼多糧草的供給,再說了,難道說孫元化不知道大淩河城之戰貴在時間嗎,等到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抵達遼東,戰鬥早就結束了,孔友德不可能率領兩千軍士去進攻後金韃子,那等於是送死。”
“大哥的意思是說,孔友德此番馳援,必須要保持急行軍的態勢,一直到抵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