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迎祥的確厲害,我還是低估他了,按照他的計劃,就算是不能夠攻陷廬州府城,也能夠有巨大的收穫,而且還能夠給皇上和朝廷造成巨大的壓力。”

吳宗睿看著桌上的地圖,禁不住發出了感慨。

吳宗睿原來以為,高迎祥、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有可能從潁川、霍丘和壽州的方向,進攻廬州府城,這樣做穩妥一些,想不到高迎祥的膽子大的出奇,居然兵分三路,一路從霍丘和壽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一路從和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一路從滁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

要知道,和州與滁州緊靠著南京,如果這兩個地方的州城失陷,對於南京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到時候,新任的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一定會抽調重兵護衛南京。

拿下了和州與滁州的州城,對於流寇來說,同樣是巨大的鼓勵和振奮。

任誰都不會想到,高迎祥等人的目標是廬州府城。

吳宗睿甚至預計,如果和州州城與滁州州城被流寇攻陷,範景文甚至可能抽調廬州的軍士前來護衛南京,而呂維祺這樣的決定,新任漕運總督劉榮嗣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屆時,廬州府城的守衛,一定頗為空虛,更加易於攻打。

這就是高迎祥厲害的地方。

吳宗睿自忖,他都想不到這一點。

難怪明末的農民起義軍,能夠徹底推翻大明王朝。

有些史料分析,是因為農民起義軍的運氣太好,因為每次流寇遭遇到朝廷大規模進攻的時候,流寇都會在遼東或者關內作亂,這也算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主要的原因。

吳宗睿覺得,農民起義軍之所以能夠壯大起來,最終推翻大明王朝,還是因為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不斷的成長,有著足夠的睿智,在他們的領導之下,農民起義軍所向披靡,反觀朝廷大軍,士氣低迷,傑出的將領一個接著一個的隕落,加之內訌,不失敗才怪了。

廖文儒、劉寧和喬明俊等人沒有開口說話,默默看著地圖。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吳宗睿還從來沒有如此的表揚過哪一個朝中的文官和武將,想不到第一個獲取到吳宗睿表揚的,居然是流寇的首領高迎祥。

廖文儒等人,對於吳宗睿有著盲目的崇拜,將吳宗睿形容為世上的第一人,他們絕不會反對,而且舉雙手贊成。

“好了,高迎祥的籌謀很不錯,既然他和李自成準備領兵進攻滁州,那我們就在滁州好好的會一會他們,這樣也不錯,我曾經是滁州的知州,想不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回到滁州去,我們的態度依舊明確,不管流寇有幾路大軍,我們單獨進攻其中一路,其餘的兩路不去管他,我們的目標就是高迎祥。。。”

眾人依舊沒有說話。

“從明日開始,大軍朝著滁州的方向行軍,晝伏夜行,秘密行軍,決不能暴露蹤跡,決不能讓流寇有絲毫的察覺,也不能讓沿途的衙門察覺,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兩萬人,由廖文儒負責指揮,中軍三萬人,由劉寧負責指揮,我跟隨前軍行軍,前軍和中軍十五日之內,務必抵達滁州。”

“此番作戰,若是洩密,讓流寇察覺,則我們所有的計劃付諸東流,保密在第一位,廖文儒,劉寧,非常時刻,你們可採取一切的措施,南直隸各地,官道頗為熱鬧,商賈、百姓絡繹不絕,好在正月的時候,流寇攻陷了鳳陽府城,這一帶略微的蕭條了一些,但朝廷各路大軍在這一帶佈防頗為嚴密,所以我們需要繞過鳳陽府城,取道臨淮,進入到滁州。”

。。。

吳宗睿說的很嚴肅,廖文儒等人也聽得很仔細,所謂的採取一切措施,就是說在行軍的路上,如果遇見了大規模的隊伍,可以隨時的扣押,跟隨大軍行進,如果遇見了可能洩露訊息之人,則可以無情的斬殺。

不到非常時刻,沒有誰願意採取這等的手段。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開口了。

“大哥,如果遇見了南京京營的軍士。。。”

“我說過了,非常時期,可以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周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次異常艱難的行軍。

。。。

天黑了,前軍和中軍同時開始了行軍。

廖文儒、喬明俊和吳宗睿騎馬並排,馬蹄已經包裹了厚厚的布巾,套上了馬轡頭,保證戰馬不發出任何的聲音。

“喬明俊,你親率斥候,前去偵查,流寇進入滁州,有兩條路選擇,第一條線路是取道臨淮進入滁州,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