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吳宗睿離開南京城,前往滁州赴任。
足足三輛馬車,其中兩輛馬車上面拖的都是物品,包括棉絮、棉被和蚊帳等等,還有一系列的廚房用品,甚至有碗和勺子等東西,吳宗睿一再的說,州衙有專門的廚房,也應該準備了一應的廚房用品,不用帶這些東西,可陳靈雁不聽,一定讓帶上。
最前面的馬車上面,坐著徐佛和柳隱。
來到吳家大半個月的時間,徐佛已經看出來了,柳隱眼睛裡面全是吳宗睿,心思也完全在吳宗睿的身上,身為陳靈雁的貼身丫鬟,每天都能夠見到吳宗睿,也能夠關注到吳宗睿的言行,而且柳隱與陳靈雁之間的關係很好,陳靈雁也沒有將柳隱嫁出去的想法。
這讓徐佛和柳隱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有趣。
以前徐佛是柳隱的乾孃,柳蔭進入吳家之後,這一層的關係自然消除,徐佛隨後進入吳家,她們之間不存在主僕的關係,也不存在乾孃與女兒的關係,這次跟隨吳宗睿到滁州赴任,兩人的職責差不多,都是照顧生活起居。
柳隱雖然只有十三歲,可已經是標準的美人胚子了,這等的姿『色』如果留在秦淮河,還不知道會『迷』死多少的男人。
徐佛和柳隱之間,倒也是無話不說,透過觀察,也透過數次的交談,徐佛總算是安心了,她察覺到了,吳宗睿雖然年輕,但是與其他很多的男人不一樣,有擔當是其最大的優點,關心和尊重女『性』更是其不同於其他的男人,讓吳宗睿顯得鳳『毛』麟角。
這次跟隨吳宗睿到滁州赴任,徐佛喜極而泣,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能夠與吳宗睿在滁州獨處,對於女人意味著什麼,徐佛當然明白。
三輛馬車的前面,是騎著烏珠穆沁馬的吳宗睿,他沒有攜帶一名下人。
這是吳宗睿的無奈和悲哀,跟隨在身邊的人,務必忠心和靈活,以前的廖文儒和劉寧,各有優點,當然廖文儒最強,文武雙全,可惜兩人都進入信義幫的護衛隊伍裡面去了。
府邸裡面的其他下人,吳宗睿也仔細觀察過,要麼木訥,要麼膽小,要麼就是愚蠢,沒有誰能夠跟隨在他的身邊,如果勉強帶在身邊,恐怕成為累贅。
這也讓吳宗睿明白了,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正月二十六日,午時,馬車來到滁州城門處。
守衛城門的軍士,壓根不敢詢問吳宗睿,恭恭敬敬看著馬車進入城池。
滁州城無法與南京城比較,不過城池也不小,城內還是頗為熱鬧的。
馬車直接抵達州衙。
州衙的大門開啟,諸多的官吏來到門口迎接。
吳宗睿倒也沒有客套,首先進入了州衙。
州衙與縣衙的格局基本一致,也是分為大堂、二堂和三堂,此外就是後院,吳宗睿居住的地方,自然就是後院了。
馬車是吳家的,馬車伕同樣是吳家的下人,他們在徐佛和柳隱的指揮之下,將馬車上面所有的東西搬進了諸多的房屋裡面。
讓徐佛和柳隱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後院的每一間房屋都收拾的乾乾淨淨,看不見一絲的灰塵,面積不大的後花園,也種下了不少的花草,雖然尚未開花,長勢還不錯。
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後院全部收拾好了。
準備的東西的確多了一些,譬如說廚房裡面的用品,鍋碗瓢盆其實都有,而且完全都是新的,明顯是州衙的官吏準備好的,完全不需要從家中帶來。
有些用不著的東西重新裝上了馬車,徐佛專門修書一封,將滁州後院的情形告知陳靈雁,專門說明為何將部分的用品帶回去。
申時剛過,吳宗睿來到了後院。
交接的儀式很簡單,前任的知州年前就調走了,據說是調整到陝西布政使司去了,堂堂京畿直隸州的知州,調到陝西去任職,這樣的調整不咋地。
州衙大大小小的官吏一共三十七人,其中同知一人,判官一人,吏目一人,其餘人全部都是吏員,。
按說這樣的官吏隊伍足夠精幹了,不過吳宗睿還是覺得多了,畢竟滁州城內還有縣衙,縣衙也有不少的官吏,縣內具體的事宜,一般情況下都是縣衙處理,州衙相對要清閒一些。
直隸州與散州的不同之處,是相對超脫,除開錢糧與疑難案件的辦理,其餘的事情大都可以推脫給縣衙去辦理,不必過多的介入。
滁州設有衛所,其主要職能是協助南京京營拱衛南京城和南直隸,指揮權歸於南京的兵部,州衙無權調動,州衙可以就滁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