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冬月,春節的氣息已經在登萊之地蔓延,按說冬季多浪,海運應該是逐漸減少的,不過在登州的貨運碼頭,依舊是熱火朝天的交易場景,不斷有商船停靠在貨運碼頭,貨物和商品源源不斷的卸下來,一些要運走的商品與貨物,也接連不斷的裝船,而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登州貨運碼頭進一步擴大,已經能夠同時停靠數十艘的商船。

東印度公司在登州設立了最大的辦事處,負責處理一切的貨運事宜,近一年時間過去了,登萊巡撫衙門嚴格遵守承諾,按照商定的辦法收取商貿賦稅,且專門派遣軍士護衛貨運碼頭、貨運倉庫以及交易市場,讓一切的商貿交易都變得井井有條,這一點東印度公司是看在眼裡的,對於登萊巡撫吳宗睿,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至於說登州府城與萊州府城,成為了登萊之地最為繁華富庶的兩處地方,當然登州府城更加的繁華,其熱鬧的程度,早超過了等萊兵變前的登州府城。

隨著商貿的繁榮,商貿行業壁壘的問題也隨之出現,譬如說直接採購貨物的商賈,將諸多的商品批發給下面的商鋪,這個過程缺少監管,雙方容易發生爭執,再譬如說經營糧食的商賈,與經營茶葉的商賈,雙方的生意如果有交叉,也容易發生爭執。

這些問題,看似是商賈之間的問題,影響到的卻是整個的商貿秩序。

吳宗睿對於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穿越的他太清楚商貿的規範化運作了。

僅僅依靠官府來管轄商貿領域的一切,這是不現實的,而且容易滋生出來腐敗,官府需要管控的是宏觀的商貿政策,而具體交易的過程,則需要有一個商賈自信組成的機構來協調,當然這個機構在官府的直接領導之下。

商會是最為合適的組織。

大明的南方,江浙一帶存在商會,不過被稱之為商幫,譬如說浙商、閩商、粵商和晉商等等,經過了萬曆年間商貿的大發展,這些商幫都擁有了不小的能量,到了天啟和崇禎年間,這些商幫與士大夫家族、鄉紳家族緊密的聯合起來,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當然,商幫在明末的時候,名聲是很不好的,他們與官僚集團緊密的結合起來,促使朝廷拼命的降低商貿賦稅,甚至是免掉商貿賦稅,將所有的賦稅都推到了農民身,在這個過程之,他們還聯合官僚集團,大規模的兼併土地,土地兼併的加劇,促使普通農戶承擔的田賦不斷的增加,農戶的賦稅越來越沉重,最終無法忍受而造反。

明末最為出名的東林集團,是浙商的代言人之一。

吳宗睿心目的商會,或者說是商幫,絕不同於明末的商幫。

商會必須在官府的領導之下,協調諸多的商貿關係,解決諸多的商貿糾紛,某些時候可以代表官府,出臺一些對於商貿事宜管理的規定,甚至是對某些過於龐大的商貿集團形成一定的抑制,防止壟斷局面的出現,但是商會決不能『插』手商貿賦稅的事宜,賦稅是由官府直接掌控的,而且商會不能因為自身力量的壯大,藉以脅迫官府做出諸多的決定。

吳宗睿很清楚,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巨無霸的商貿資本必定對政治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那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高度繁榮的程度,才會出現的局面,現如今的登萊之地,商貿看去很是繁華,但其基礎是非常薄弱的,需要得到官府的支援。

至於說今後商貿經濟發展到新的高度,會出現和產生的問題,那是以後的事情,吳宗睿不需要思考的那麼遠。

“先生,我想商會必須要成立了,其地點設立在商貿交易市場,商會的負責人,我看趙氏家族的族長趙興志較合適。。。”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曾永忠搖了搖頭。

吳宗睿對曾永忠的信任與信賴,讓曾永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很多時候會直接反駁吳宗睿的觀點。

“先生是怎麼看的,趙興志不合適嗎。”

“大人,商會必須是官府牢牢控制的,趙氏家族在青州、登州乃至於整個的山東,都有著不小的影響,讓趙氏家族族長趙興志出任登萊商會的會長,有些時候我們不好控制,我的遇見,讓劉友松出任商會的會長,讓趙興志出任商會的副會長。。。”

吳宗睿情不自禁的點頭,薑是老的辣,曾永忠考慮問題果然細緻。

劉友松是信義押司的掌櫃,名聲頗大,信義押司已經成為登萊之地、山東最大的押司,其力量不容小覷,影響力更不用說了,算是與吳宗睿之間有著不小過節的漕運總督楊一鵬,明知信義押司很多時候藉助漕運押送貨物,也不會過多的干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