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京城宵禁和戒嚴,大同以及宣府一帶,已經陷入到完全的慌亂之中。網

崇禎二年底到崇禎三年初後金韃子入關的情形,再次出現。

其實大淩河城之戰後,這樣的情形,會數次出現,朝廷最為精銳的遼東邊軍,在大淩河城之戰中,幾乎損失殆盡,皇上和朝中文武大臣很清楚,大明已經沒有可以直接與後金韃子抗衡的軍隊了。

皇太極率領的大軍,從大同入關,多爾袞率領的大軍,從宣府方向入關,兩路的後金韃子進入關內,橫行無忌,不管是兵部左侍郎、三邊總督洪承疇麾下的大軍,還是從遼東緊急調來防禦的大軍,都無法與後金韃子對峙,他們唯有固守城池,消極對待。

大同與宣府一帶的百姓,瞬間陷入到暗無天日的境況之中,他們家破人亡,房屋被燒燬,錢糧被掠奪,青壯人口被搶走,老弱婦孺被殘殺。

後金韃子所過之處,渺無人煙。

接連的勝利,明軍的孱弱,讓皇太極興奮,他胸懷天下,想到的就是徹底推翻大明王朝,入主中原,從數次征伐的情形來看,他和後金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

至於說登萊新軍,也許征伐漠南蒙古的時候,皇太極腦子裡面還有一絲的印象,可是隨著數次作戰的勝利、掠奪的錢財和人口越來越多,皇太極已經想不到登萊新軍。

八月初,皇太極率領的大軍,兵鋒已經覆蓋整個的大同和宣府。

多爾袞建議,大軍可以朝著大明京城的方向進攻,皇太極沒有采納這個建議,根據斥候的偵查,大明京城周邊一帶尚未完全復原,百姓並不富裕,八旗軍士不可能攻陷大明的京城,此番作戰的主要目的,就是劫掠錢財和人口,朝著大明京城方向進攻,沒有太大的意義。

不過皇太極也沒有完全否定多爾袞的建議,如果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威脅大明京城,對於大明朝廷來說,也是沉重的打擊。

盛京的情形,皇太極同樣是關心的,征伐漠南蒙古之前,皇太極要求濟爾哈朗負責盛京的所有事宜,代善與多鐸協助,也就是說,盛京的諸多事宜,由濟爾哈朗拍板,代善與多鐸都不能夠做出決定,

對於濟爾哈朗,皇太極完全放心,但是他無法對代善和多鐸完全放心。

後金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皇太極廢除了四貝勒共同署理政務的規矩,將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之後,後金的權貴已經沒有資格和能力與他叫板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皇太極同樣謹慎,依舊需要隨時知曉盛京的情形。

從盛京到宣府一帶,近三千里,斥候快馬稟報訊息,異常的辛苦,好在八旗軍士習慣馬背上的生活,加之皇太極在關外不少地方設立有臨時的驛站,所以傳遞訊息的速度很快。

這一點頗具諷刺意義,皇上和大明朝廷廢除了不少的驛站,導致信函以及訊息的傳達,速度大大降低,皇太極卻在關外條件異常艱難的情況之下,設立了不少的驛站。

北直隸,保安州。

州城已經被皇太極麾下的八旗軍士拿下,而皇太極的行營,也設立在州城。

八旗軍的兵鋒已經席捲整個的保安州,多爾袞率領的前鋒,開始進入到順天府所轄的延慶,斥候偵查到,大明的京師進入到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

皇太極已經不需要率領大軍四處的廝殺,他坐鎮保安州的行營,指揮大軍作戰。

大軍劫掠到大量的錢財以及人口,皇太極命令豪格,分別將錢糧和人口運送到盛京去,當然,屬於多爾袞以及阿濟格的錢糧與人口,他們也會派遣軍士,朝著盛京的方向運送,對此皇太極倒不會有什麼意見,按照朝廷定下來的規矩,多爾袞和阿濟格奮力廝殺,立下了不少戰功,其繳獲的錢財人口,除開必須上繳給朝廷的,其餘的屬於多爾袞與阿濟格所有。

從盛京來的斥候,進入到行營的時候,皇太極還在看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稟報的戰報。

多爾袞的戰報顯示,八旗軍士遭遇到了少量的抵抗,損失不大,應該說對於征伐大明的北直隸一帶,沒有多大的影響,且八旗軍在野外行軍的時候,幾乎遇不見明軍的抵禦。

看到斥候呈上來的火漆封口的信函,皇太極的臉色微微變化。

前往漠南蒙古征伐的時候,皇太極特意叮囑濟爾哈朗,如果有特別緊急的軍情,或者牽涉到朝廷穩定的事宜,用火漆封口的信函稟報。

拿起火漆封口的信函,皇太極的臉色微微發白。

站在下首的范文程,注意到了皇太極的臉色,他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