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朱由檢搖搖頭,陷入到沉思之,吳宗睿的這份奏摺,他還真的不敢完全相信。
。。。
兵部尚書張鳳翼匆匆進入便殿,打破了便殿的沉寂。
“啟奏皇,延慶的後金韃子撤離了。。。”
朱由檢呼的一下子站起身來,盯著張鳳翼。
“張愛卿,延慶的後金韃子為何撤離。”
吳宗睿的奏摺,直接寫給了內閣,並未到兵部,溫體仁看到了奏摺之後,第一時間來到便殿稟報,故而張鳳翼並不知道訊息。
其實溫體仁稍微的冷靜一下,找到兵部尚書張鳳翼商議,待到延慶一帶後金韃子撤軍的訊息傳來,他們很快能夠判斷吳宗睿奏摺的真假。
朱由檢突然發問,讓張鳳翼愣住了,他也不知道延慶一帶的後金韃子為何突然撤軍。
“這個,皇,臣還沒有獲知其他的奏報,只是知曉延慶一帶的後金韃子撤離了,而且撤離的速度很快,全部朝著保安州的方向而去。。。”
朱由檢看了看桌吳宗睿的奏摺,臉『色』恢復了平靜。
“溫愛卿、張愛卿,弄清楚後金韃子為何突然撤離延慶一帶,還有保安州的後金韃子,他們下一步準備做什麼。。。”
兩天之後,訊息迅速傳到京城,集合到保安州的後金韃子,全數從宣府一帶撤離,絲毫都沒有耽誤時間,而且他們撤離的速度很快,甚至沒有來得及攜帶部分搶奪的人口。
紫禁城,便殿,朱由檢的神態變得緩和,到了這個時候,他完全相信了吳宗睿的奏摺。
吳宗睿親率登萊新軍,拿下了蓋州,已經威脅到瀋陽,瀋陽是後金的都城,如此情況之下,皇太極不可能繼續留在關內,肯定要回去馳援。
朱由檢有些慶幸,當初幸虧沒有將吳宗睿調離登州。
內閣諸多大臣,以及剛剛任的吏部尚書謝升、戶部尚書侯旬、兵部尚書張鳳翼、禮部尚書賀逢聖、督查院左都御史唐世濟等大臣,悉數都在偏殿。
“諸位愛卿,三日之前,登萊巡撫吳宗睿,寫來了奏摺,登萊新軍佔領了蓋州等地,威脅到了瀋陽,後金皇太極匆匆撤軍,朕看吳宗睿立下了大功,朝廷應該要嘉獎。。。”
朱由檢的確高興,本來以為,皇太極親率後金韃子,算是不可能攻克京城,也會在北直隸一帶肆虐,禍害百姓,想不到吳宗睿在關鍵時刻,親率登萊新軍,突襲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地,攪得後金韃子的大後方不得安寧,迫使皇太極撤軍了。
這樣的功勞,朝廷如果不聞不問,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內閣首輔溫體仁,內閣大臣吳宗達、錢士升、張至發和孔貞遠都沒有開口。
內閣大臣震孟開口了。
“皇,臣以為,如此重大的事宜,需派遣專人前去調查,若是吳大人真的立下了功,朝廷再行嘉獎不遲。”
震孟剛剛說完,戶部尚書侯旬跟著開口了。
“皇,臣以為,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侯旬說完,督查院左都御史唐世濟也跟著開口了。
“皇,臣以為,大人和侯大人提議很好,臣附議,吳大人身為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僉都御史,臣建議,由兵部與督查院派遣人員,前去調查。。。”
溫體仁已經發現皇的神『色』略微的不好了。
震孟與唐世濟等人,與東林黨人的關係很好,至於侯旬,則是東林黨人最大的靠山,東林黨人和復社,對吳宗睿的看法很不好,這樣的關鍵時刻,肯定是要打壓的。
皇不可能完全不知道。
“皇,臣以為,大人、侯大人與唐大人所言不妥。”
朱由檢開口了。
“溫愛卿,有何不妥,你說說看。”
皇開口,讓溫體仁有了底氣,他太瞭解皇了。
“吳大人曾經率領大軍,擊敗後金七貝勒阿巴泰率領的大軍,守衛了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此番親率大軍,打敗後金韃子,也在情理之,且其奏摺之,將作戰過程說的非常清楚,後金正紅旗城守尉阿斯哈屍首、牛錄額真葛巴泰的屍首,以及五百餘後金韃子的俘虜,已經透過戰船,運抵天津港,不日要抵達京城,如此情形之下,朝廷還要派遣人員到登州去調查,豈不是令人心寒,如此的做法,日後還有誰會傾力殺敵,護衛我大明,臣以為,應該要嘉獎吳宗睿。”
。。。
朱由檢點頭,臉『露』出微笑的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