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宗睿回到登州,已經是十月中旬。
七月初十離開登州,十月中旬回來,剛好三個月的時間。
吳宗睿回到登州的第二天,陳靈雁就生小孩子了,這一次生下的是男孩子。
一時間,整個的府邸都震動了。
吳宗睿已經有了三個女兒,還沒有兒子,儘管吳宗睿自己無所謂,可陳靈雁等人無法承受壓力,畢竟兒子才能夠傳宗接代,家中沒有兒子,不管你多大的官,都會遭遇到某些非議,有些時候,陳靈雁甚至想著,如果其他的姐妹能夠生下兒子,也是好事情,至少吳家有後了。
陳靈雁生下的兒子,就是正宗的嫡親兒子了,在家中的地位自然是不一般的。
更加高興的是曾永忠、廖文儒和劉寧等人。
盧發軒專門從萊州府城,趕到了登州府城,表示了祝賀。
吳宗睿為這個兒子取名吳凡丞,眾人都不是很明白其中意思,其實吳宗睿本意是讓兒子如同凡塵一般,低調一些,不要過於的招搖,但凡塵兩個字意思太過於明顯,恐怕陳靈雁難以接受,所以他將最後一個字改了。
兒子取名字,與女兒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按照輩分來說,吳宗睿的父親屬於順字派,吳宗睿屬於宗字派,下面則是凡字派。
這方面吳宗睿略微的有些傳統,認為男孩的名字,還是要按照輩分來。
“大哥,三邊總督洪承疇被皇上敕封為兵部尚書、五省總督了。。。”
“哦,朝廷的動作挺快啊,這麼快就敕封洪承疇為五省總督了,延綏的防禦事宜,依舊是洪承疇統管嗎。”
“京城來的情報顯示,延綏的事宜,依舊是洪大人負責。”
“皇上如此的信任洪承疇,難不成朝中無人了嗎。。。”
說話的時候,吳宗睿臉上出現了哂笑的神情,在他的印象裡面,洪承疇此人的確有能力,很多方面的見識也是超群的,譬如說在征伐流寇的時候,就不相信流寇的假投降,但洪承疇有一個頗為致命的缺陷,就是喜歡為自身攬功,對於那些表現比自己突出之人,略微打壓。
這個缺陷是很致命的。
譬如說山西總兵曹文昭,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有著巨大的功勞,洪承疇數次壓下了為曹文昭請功的戰報和奏摺,導致曹文昭遲遲沒有得到升遷和賞賜,爾後,因為後金韃子從大同和宣府入關劫掠,曹文昭回到大同,抗擊後金韃子的入侵,作戰遭遇失敗,洪承疇沒有為曹文昭承擔絲毫的責任,導致曹文昭被朝廷責罰。
其實皇上和朝廷認命洪承疇為五省總督,本意是想著讓洪承疇完全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不過這個時候,大同和宣府一帶尚未恢復穩定,洪承疇的主要精力,依舊是放在延綏、大同和宣府等地,依舊是嚴密監控這一帶的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並未馬上將重心轉移到剿滅流寇的事情上面來。
歷史總是有詭異的地方,譬如說朝廷每次大張旗鼓準備徹底剿滅流寇的時候,後金韃子往往會突如其來的發起進攻,崇禎二年如此,崇禎五年如此,崇禎七年如此,崇禎九年更是如此,每一次都會讓朝廷苦心經營的局面毀於一旦。
雖然史料沒有任何的記載,但是吳宗睿每每看到這些歷史的時候,腦海裡面都會存在巨大的疑問,他高度懷疑,皇太極應該是掌握了充足的情報,有針對『性』的發起了進攻。
皇太極的目標是整個的大明王朝,任何對大明王朝不利的事情,對於皇太極和後金來說都是有利的,災荒如此,流寇也是一樣,大明朝廷傾盡全力剿滅流寇,這麼大的事情,皇太極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也不大可能沒有任何的行動,要知道大明朝廷若是徹底剿滅了流寇,穩定了內部,那麼唯一的對手就是後金了。
當然,證明這個觀點需要證據。
吳宗睿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拿到證據。
歷史還有詭異的地方,譬如說陳奇瑜出任五省總督,剛開始剿滅流寇的時候,獲取了不少的勝利,甚至將流寇『逼』入絕境之中,差一點就剿滅流寇了,可最終的結果就是,陳奇瑜不僅沒有能夠剿滅流寇,反而讓流寇的氣焰更加的囂張。
譬如說洪承疇,被皇上賦予重任,不僅出任五省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還負責延綏、大同和宣府一帶防禦後金韃子的事宜,成為了朝廷的一張王牌,可惜洪承疇出任五省總督不長的時間,大明王朝的中都鳳陽府就被流寇攻陷了,皇陵都被焚燬,洪承疇在皇上的催促之下,傾盡全力剿滅流寇,依舊沒有能夠獲取到真正的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