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輝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後世,矩陣遊戲,剎那輝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來一個,人類的終結者就能夠生產出十個,偏偏前者一個也許可以打五個後者,卻絕對打不了十個……
——於是,當螞蟻的數量足夠多了的時候,自然也是能夠咬死大象的。
而雖然外星人一方還有威震天、擎天柱、紅蜘蛛這樣的強大個體,堪稱英雄級的單位。
可是它們自己就不是一條心的,互相之間都有不同的抱負追求,互相之間也是無比敵視對方,三方分裂了的賽博坦勢力也是鬥爭不斷。
再加上人類文明自身也因為種種可以稱之為「奇遇」的緣故——也不知道地球上到底是怎麼了,集中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異星文明技術、未知地外生命組織樣本等等的事物——所以紛紛展開了以巨大人型決戰兵器為首,以及其後一系列衍生的特別計劃。
除了最早的那些被稱為“使徒”的逆天機體之外,之後還出現了稍遜一籌的巨型“機甲獵人”。據說是因為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技術突破,所以可以由兩名腦部神經網路互相串連的操縱者同步操作。
只不過奇怪的就是,這些巨型“機甲獵人”要比一開始的“使徒”更加巨大,而且晚出現了好幾年,駕駛員也多了一名,並且可以與後勤基地直連網路,隨時進行溝通。
理論上來說,前者的技術含量要比後者高出很多,也要成熟很多才對,但是實際的問題就是“機甲獵人”的戰鬥力卻還是遠遠趕不上最早的“使徒”機體,甚至有種天差地別的感覺。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提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觀點,有人覺得是“使徒”獨特配置的A.T.力場的技術,要優於後來出現的質量場技術;也有人覺得是“使徒”使用的材質有所不同,有訊息說它們是活著的……
反正就是各說紛紜,都說得有板有眼的,也不知道他們的訊息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了。
只不過,“使徒”的資料相當機密,不但數量稀少,而且逐漸的銷聲匿跡,最後幾乎只作為少數幾個國家的戰略意義兵器而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機甲獵人”的逐漸普及。
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有說法這就是一個陰謀論,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最初的巨大人型決戰兵器,也不可能有早期的技術產物比後來的成熟技術產物,更加強大更加有力的情況,這就是政府用來給人們在戰爭早期樹立信心的騙局。
也有一些奇怪的說法在流傳,說是因為“使徒”本身其實是生命體,而不是什麼鋼鐵機體的緣故,當機師與其的同步率在一次一次的戰鬥之中提升,達到百分之四百後,兩者就會融為一體……
而本來單純作為戰爭兵器的“使徒”,就會因為吞噬融合了一個人類而獲得屬於“我”的微弱意識,然後被恐怖的本能所支配,瘋狂的暴走起來,再也不受控制。
據說美國的兩個州就是因此而覆滅的,並不是因為與邪惡外星人的戰爭而被毀掉,而是試圖窺探、複製“使徒”的技術,想要強行破解其中的奧秘,做了不少的實驗,結果玩脫了……
反正就是這樣,足夠的超級機甲配合大量的智慧戰爭機器人,讓人類不算太困難的就贏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之所以說是第一階段的勝利,是因為之後大量的戰爭機器叛變了,上演了真正的智械危機……這才是導致了全球核彈洗地的主要原因,可以說這一場戰爭根本就沒有勝利者。
而核大戰之後的世界,雖然不是徹底變成了輻射廢土,但也不復往日的繁榮昌盛,很多地方都已經被放棄了,人類集體遷徙進了移動都市之中,大自然的領域重新佔據了大部分的世界。
在荒野之中,依然有很多智械在漫無目的的遊蕩著,獵殺人類……
還有就是,賽博坦邪惡勢力的野心從未停息,仍然在謀求著東山再起。
……
……
腳下的推進器在噴射著火焰,周圍的空氣因為高溫而扭曲。
兩具與人類體型相差彷彿,反射著冰冷的金屬色澤的鋼鐵裝甲從天而降,伴隨著兩個巨大機器人的護衛,一個機器人體型稍小一些,顏色塗裝以黃色為主。
另一個機器人體型龐大許多,顏色塗裝以紅色和藍色為主要色調,反正都是很顯眼很鮮豔的顏色。
四周是一片荒涼的原野,炎炎的烈日在高空之上放射光芒,很多地方都還有著殘垣斷壁,只是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牆壁上也爬滿了綠色的藤曼與說不出名字的植物。
也許腳下的雜草與枯枝落葉遮掩著的,就是一條風化荒蕪的街道的一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