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3章 南衙南衙(二十四),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同皎等人最後的滅口努力宣告失敗,無力嘆氣,潮水般退了回去。
李顯闔上了雙目,深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臣彈劾東宮太子側妃董氏,陰懷險奸,心懷不軌,串聯親族,勾結不臣,意圖敗壞陛下指定的太孫殿下,扶持平恩郡王李重福上位,董氏之兄,金吾衛主簿董遊,曾到我府上游說”張放聲如連珠,毫不停頓,乾淨利落揭露了東宮權鬥醜事。
伏地放聲痛哭,“臣為天子殿上之臣,為皇家守戶忠犬,豈肯做此不忠不義之事,願陛下明察秋毫,將蕭牆禍首繩之以法,固我天朝國本”
張放嚎哭之聲猶自在殿中迴響,武后坐直了身子,朦朧的雙眼射出犀利的光。
李顯眉宇深皺,咬緊了腮幫子,卻不見驚慌,相王李旦眼睛亮了一亮,興奮之色閃了閃,很快便隱去,恢復了平靜,梁王武三思眼皮飛快翻了翻,偷眼觀察武后的神色。
權策應景露出驚詫模樣,張易之扭了扭脖頸,嘴唇抿著,伸手按了按胸前,那裡微微鼓起,只要此物在他懷中,張放便翻不起大浪。
“陛下,臣彈劾張放信口雌黃,大肆攀誣,離間天家骨肉親情,罪不容誅”鸞臺侍郎王方慶出來反駁,“陛下明鑑,皇太子殿下才為平恩郡王求得佳偶,永泰郡主生產,太子側妃也隨同太子妃一道前去探望,還曾與權侍郎相攜談笑,件件樁樁,無不說明東宮妻妾和睦,父子情深,可為天下表率”
“張放所言,無憑無據,含血噴人,實乃朝廷禍害,人神共憤,不處以極刑,不足以快人心”
王方慶言語如刀,字字誅心,咬定張放沒有證據,將他的罪名無限拔高,臉上煞氣森森,恨不能食肉寢皮的模樣。
張放不待東宮的人附和施壓,在袖籠中掏出一方錦帕,高高舉過頭頂,“陛下,臣有證據,這是董遊拿給我的密信,也是串聯同盟的信物,請陛下明察”
朝中鴉雀無聲。
“唔……”李顯一聲悶哼,他的腳崴了,見到張放拿出信物,他腳下不穩,不慎踩空丹墀,腳腕幾乎對摺,劇痛難忍,眼睛不可置信地望向朝班中的張易之。
張易之曾經賭咒發誓,一口咬定證據在他掌控中,絕不可能在朝堂出現,眼下又是何故?
張易之也是一臉發懵,迴避了李顯熾熱的視線,卻並無把握確認真偽,此中必然另有乾坤,強自平復紛亂心緒,穩穩端坐,打定主意置身事外,不再摻和到這修羅場中。
相王李旦面露精光,喜氣未來,又有隱憂,打擊皇太子固然可喜,但與皇兄結下仇怨,卻也不是他此時樂見的。
“顯,你也是個實心孩子,都多大了,還會傷了自己”武后聲音異常溫柔。
“此處,你若站之不穩,可另擇他處”
“噗通”李顯如遭雷擊,頃刻間冷汗滿臉,顧不得腳腕痛楚,一個擰身,雙膝跪倒在地,兩股戰戰,悲聲道,“累母皇憂心,兒臣死罪”
武后緩緩伸手,揉了揉額角,目光定在張放高高舉著的錦帕上,幽幽問道,“顯,你以為,張放所奏,可是屬實?”
無邊的壓力席捲而來,李顯感覺背上壓著一座大山,雙臂脫力,砰的一聲軟倒,臉頰直愣愣撞在血紅色的丹墀上,口鼻處血流如注,有一團團暗紅血跡緩緩暈開,他不敢失儀,低垂著頭,不敢再抬起,“母皇,兒臣治家不嚴,並不知東宮有此異常”
嘴巴開合,疼痛鑽心,唇齒之間,晶瑩口涎,和著淋漓鮮血,串串滴落下來,極為可怖。
“呵呵”武后不見喜怒,輕聲一笑,李顯的回應無骨無擔當,但卻不失圓滑,一個不知情,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將罪過全都推了出去,也算是有了點長進。
“董氏?婉兒啊,她可曾進獻過繡品?”武后輕聲問道,似是有意當朝廷鞫。
“回稟陛下,有”上官婉兒的胸膛急劇起伏,她又找到了,找到了生死千鈞一髮之間,風雲陡轉的刺激感覺,眼睛總忍耐不住要向權策瞟去,這可不行,當下主動請纓,“陛下,臣妾這便去取來”
武后不置可否,上官婉兒帶著幾個宮女,疾步離去。
朝堂陷入了死寂之中,彷彿有誰施了定身咒,武后也不開言,任由張放雙臂顫顫巍巍,高高舉著錦帕,任由李顯以臉著地,血漬流出一片,視線平淡地在朝臣身上掃過。
有人難掩歡欣雀躍,有人如喪考妣,有人總觀望她的臉色,也有的,安穩如同磐石,無動於衷。
還有人,在躲避著她探究的視線。
張易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