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7章 三生三諾(五),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都北城,雙曜城一街之隔,一處與神都苑相王府規制相同的府邸,掛上了平恩郡王府的門匾。
宗正寺卿趙祥,依照皇室典章,主持平恩郡王李重福開府典儀。
作為李隆基之後,第一個出宮開府的李氏皇族嫡支子弟,又是張易之兄弟的侄女婿,儀禮上來客如雲,很是熱鬧。
普通人家的兒女成家立業,親戚故交也要過禮,不外乎錢帛人手,幫襯著自立門戶,皇族也相差不多,武后內庫豐盈,待這個孫子也不吝嗇,賜下方物二十車,金銀各萬兩,銅錢十萬貫,僕役百戶,那方物都是安東都護府所進獻,李重福是頭一個獲賜的,也算是一樁體面。
與以往不同的是,平恩郡王食邑三千戶,但卻沒有實封封地,賞賜之中也沒有永業田。
事實上,自權策的新安縣公實封登封良田之後,封爵都只有食邑,沒有實封。
這是個頗有意涵的訊號。
延載年間,倭國金銀大批湧入大周,少府監有選擇地撥付了一些地方州府,但卻是帶了要求的,便是贖買良田。
各道州郡官府,由此拉開了以錢帛置換良田的大幕,捲入的地方越來越多,動作也越來越大,尤其以江南道、劍南道和河北道等地最為兇狠,不少家族,因與此牴觸,而遭到抄家滅族,有那根腳深厚的,不甘心祖業消散,將官司打到了朝廷中樞,非但未能翻案,反倒被秋官衙門和大理寺翻出了旁的罪過,牽連無數。
武后遏制農田土地兼併集中的意圖,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除了武后,東宮皇太子李顯作為親父,也比照這個賞格,降了一等,饋贈大批財物,其他近支宗親,包括相王李旦、義陽公主、高安公主等人在內,也都在李顯的基礎上降等,送人送物。
儀禮尾聲,來客大多散去,太平公主姍姍來遲,揹著一雙玉手,也不搭理李重福的延請,徑直到後院書房坐定。
“重福,姑母給你道喜了”太平公主下巴一揚,香奴將禮單送上。
“多謝姑母”李重福見她盛氣凌人作派,面上的笑意有幾分勉強,接過禮單掃了一眼,臉色微變。
這份禮單與旁的並不是一個路數,沒有錢帛財物,全都是人,自賬房西席,到護院管事,應有盡有,分列得明明白白。
這並不合規矩,一般權貴人家饋贈人丁,都要規避嫌疑,只是送灑掃僕役,或者一戶一戶的送,做何分派,由主家自定。
躊躇片刻,李重福還是鼓起勇氣開口道,“姑母一番厚誼,重福本當生受了,但府邸初開,實無法安置這麼多賢人,還請姑母收回”
“哼哼”太平公主冷哼了聲,“重福休要妄自菲薄,你這府邸雖小,卻是藏龍臥虎,能為人所不能為,比你的母親都能幹,又怎會裝不下一群區區下人”
李重福臉色登時煞白,一直如鯁在喉,憂心忡忡的事還是發生了。
他做了虧心事,誰來敲門他都心生憂懼,他早已料想過張易之和林一狄不會為他保守秘密,但卻未曾想到,他會被出賣給太平公主。
畢竟,太平公主和權策兩人一系,在東宮內亂當中,並沒有太大的利害干係,張易之要謀取最大利益,應當尋相王李旦才對。
“承蒙姑母看得起,重福厚顏,便收下了”李重福電光火石之間做出了決斷,“重福才出宮禁,不諳世事,若姑母不棄,重福願時常拜訪,向姑母請益”
太平公主豐潤的紅唇彎了彎,放緩了聲調,“那倒很是不必,有那功夫,你多與妻族走動還要實惠些”
李重福不明白她的心意,躬著身,茫然不知如何答對。
太平公主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頭,“你卻也是可憐的,血脈至親,你能依靠的,復有何人?姑母也只會為你好的”
一番話說到了李重福的心坎兒上,淚水潸潸而下,“姑母慈愛,重福銘感在心”
太平公主笑了笑,卻也並不勸慰他,“重福啊,姑母這就給你上這第一課,你可要聽仔細了……”
李重福抬起頭。
太平公主豐腴嬌豔的臉頰上,笑容緩緩隱去,肅殺逼人,“一不做,二不休”
窗外有風吹進來,李重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宣仁門,右監門衛大營,節堂。
武秉德高坐主位。
張昌宗憋屈地坐在下首。
“右相校閱南衙,我監門衛也在其列,為保萬全,本大將軍將先行摸排糾劾,這段時日,便常駐右監門衛,諸位同袍還請發奮忠勇,勠力報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