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3章 天下熙熙(七),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初宮,仙居殿。
武后將昨夜伺候的三個美男驅趕了出去,披頭散髮,一身凌亂,也不洗浴梳妝,令上官婉兒和謝瑤環見駕。
“婉兒,朝中地方,近來可有異動?”武后開口便問,口氣很是冷硬,顯然那三個美男,並不怎麼中用。
武后問的異動,自然不會是明面上的奏疏政務,而是掩藏在官面文章下頭的隱晦暗流。
既是暗流,大多不好宣之於口,一個不慎,便會惹上因果。
上官婉兒打起十二分精神,心念急轉,迅速盤點出了適宜上達天聽,又有些影響的幾齣大戲。
“陛下,春官侍郎宋之問奉旨籌備春闈,遴選朝官執事,名單已初定半月,因選中的朝官大多,大多不能服眾,朝中物議沸騰,春官尚書嚴善思不予透過,令他重擬,宋之問拒絕,兩相僵持不下……宋之問點選翰林學士、國子監博士充當各房考官,大多數都不領情,婉拒之人頗多,致使考官至今未曾定下……”
武后聽著,光禿禿的眉弓,微微跳動,嘴角譏諷一笑,並沒有當回事,春闈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求財還是要謀勢,都要插上一腳,三載一遇,每次不鬥上幾個回合,是不會消停下來的,且隨他去。
“秋官侍郎王同皎保舉了三個公卿子弟入右武侯衛為牙門將,左武侯衛大將軍李璟予以接納,入營不過旬日,因武勇不達標,開革其中一人……”
“哼哼”武后輕哼了兩聲,輕輕點了點頭,似是頗為滿意。
東宮以為楊思勖當了右武侯衛大將軍,想要插手軍務,李璟的應對,既展現出對東宮的善意,又站穩了大義和主導,很見功力。
“李璟?他父親有幾年沒有回京了吧?”武后神色幽幽。
高宗八子四女,在血腥的政治鬥爭中漸次凋零,現存的,僅餘下三子三女,可笑的是,除了她嫡出的二子一女,剩下的一子二女,都是她的宿敵蕭淑妃所出,義陽、高安兩位公主就在京中,豫王李素節就藩在澠池。
她最為倚重的孫輩,也是蕭淑妃的後人。
真真造化弄人。
“豫王殿下自權右相大婚之後,已有三年未曾來神都”上官婉兒腦子清晰無比,這些事情都是信口道來。
“唔,讓他今年回來吧”武后隨口吩咐。
“是,陛下”上官婉兒應命,欲言又止。
武后餘光一瞟,看在眼底,“有事儘管道來,言者無罪”
“陛下,近來,通商府氣氛緊繃,據聞,各地通商府分支,都有些躁動,參照王祿前頭上的奏疏,想來是有貪瀆之事……前日,少府監令武崇行去通商府走了一遭,通商府少尹王祿發了狠,每日裡夜以繼日辦差,傳令文牒如同雪片,還派了不少官差下去督促……”
上官婉兒有幾分惶恐,她的話,雖說沒有明言,但言外之意,已經有上眼藥的意思了。
少府監和通商府之間,各自分立,井水不犯河水,武崇行去向王祿施壓,王祿立馬便配合,這是不合情理的。
武后嗤笑一聲,眸光流轉,並沒有責備她,“此事朕心中有數,你不必多事”
“是,陛下”上官婉兒尷尬笑笑,心中卻是一片平和,甚至有幾分驕傲之意,方才一席話,恰到好處點出通商府的異樣景況,為郎君提前鋪墊,同時,似是而非的針對,又可以突出她的超然獨立,更加取信於武后。
在精明如妖的武后面前賣弄心思,實在刺激得緊。
婉兒,真真是郎君的賢內助呢。
上官婉兒心曲百折千回,面上卻是花開燦爛,笑意嫣然,一如往常,她看了看謝瑤環,屈膝一福,“陛下若無吩咐,臣妾便去臺閣當值”
“不必了”武后站起身,落座在華麗銅鏡前,伺候的宮女早已屏退,上官婉兒便親自上前,輕手輕腳為武后梳妝,“瑤環,內衛那邊,可察覺了什麼?”
“陛下,梁王武三思府上外管事張弓,日前離了神都,在郊外各縣出沒,察訪品貌俱佳之人”
“信陽王武崇敏身邊,多了不少的護衛,暗地裡也有人護著,內衛試探了一下,身手不凡,應當是出自太平公主府或新安縣公府”
“相王府上首領太監高力士,先後與多人密會,對方不是朝中之人,應當也不是神都知名士紳,相王側妃柳氏的胞弟柳鎮,與高力士見面後,返回蒲州”
“太平公主府、義陽公主府和清河崔氏都派了管事去青要山,太平公主府的似是打理溫泉,義陽公主府和清河崔氏的,似是有意在青要山動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