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9章 天下熙熙(二),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上官婉兒奉旨送胡瓜到新安縣公府,按捺不住好奇心,詢問權策,武后此舉何解?
權策幾乎立刻便想到了章懷太子李賢的這首《黃臺瓜辭》。
此辭作於李賢封太子之後不久,高宗因風眩之症不理政事,天皇、天后二聖臨朝,實則武后一人獨掌朝綱,高宗一度試圖牽制,任用了一批忠耿朝臣,卻反而為武后提供了政治鬥爭的靶子,眨眼之間,高宗倚重的勢力便遭掃蕩一空,此後,便一蹶不振。
經由此事,李賢幾乎預料到了自己的命運,父皇闇弱,母后強勢,他同時有兩條最尊貴的血脈,卻只是姓李。
《黃臺瓜辭》寫出來,並非李賢藉以自保,而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兩個幼弟,也就是現在的太子李顯和相王李旦,此辭在後世耳熟能詳,無人不知,但見諸史籍,卻是在安史之亂後,一度有人懷疑是後人牽強附會,冒名而作。
但武后賜了兩個胡瓜下來,權策便知道,此辭確實是李賢所作無疑,只是因為不可名狀的原因,在當下,掩蓋了起來,不為人所知。
權策站起身,看著桌案上擺放著兩個奶白色的鮮果,甜香氣撲鼻,伸出手,在兩個胡瓜上輕輕撫過。
這兩個胡瓜,指代的,應當是武后兩個優秀的兒子,李弘英果強幹,遭她毒殺,李賢博學溫厚,被她迫令自盡。
許是她的不珍惜,令上蒼含恨,而今,她剩下的兩個兒子,一個昏庸懦弱,一個剛愎無能,再無能令她不安之人,也再無能令她放心之人。
武后此舉,或許只是心血來潮,並無多少期待,權策能理解,固然好,不能理解,也便作罷。
權策接下了李重潤案,正愁尋不到合適契機發作,如若生硬構陷王孝傑,不免引發武三思反彈,雖然有二張兄弟在前頭頂著,他的面上,也不好看。
武后這兩個胡瓜,來得恰逢其時,權策果斷拉起來,做了大旗,給朝會上的斷然行動罩上了一層神秘。
一切順遂,無人敢於妄言妄動。
權策撫今追昔,心潮起伏。
“主人,宮中來人傳旨”外頭傳來權祥的通稟聲。
權策整了整衣冠,信步出來。
卻見來的是熟人,剛剛復起的神都苑宮監楊思勖,外頭車馬轆轆,似是有個車隊隨行。
“楊宮監,瞧著氣色還好,守得雲開見月明,恭喜”權策拱拱手,寒暄道喜。
楊思勖何止是氣色好,除了動作還有幾分不利落,他的面色,比身後跟著的小內侍還要好上幾分,當即一揖到地,“都是託了公爺的福,老奴銘感五內,沒齒難忘”
他的身份,還是東宮舊人,但他是權策保舉,才得以復起,正經恩主,多些走動,熱情一些,便都有了說辭。
“宮監言重了”權策連連擺手。
“公爺,還沒給您引見,這是老奴才收下的乾兒子”楊思勖恍然記起什麼來,將他身後的小內侍拉了出來,臉上笑成一朵菊花道,“名喚三順,本家姓金,從了老奴,就改了姓楊,楊三順,才七歲大點兒,老奴厚顏,日後還請公爺多多關照”
權策含笑點頭,擺手令權祥送上一份表禮。
這個金三順,他早就見過,權忠自定州帶回來的,是個乞兒,權忠見到他時,皮包骨一般,氣息奄奄,蜷縮在街邊,幾乎凍餒喪命,回京之後,將他送入宮中,與楊思勖作伴,也當是個傳承。
瞧楊思勖的模樣,應當是歡喜的。
一個得以活命,甚至可得富貴,一個可得寄託依靠。
各取所需,這就很好。
說話功夫,義陽公主、權毅和權竺、權籮自隔壁義陽公主府來到,一家人齊齊拜倒接旨。
“……新安縣公、文昌右相權策,拜相以來,篤行忠義,深得朕心,卓有功績,賜溫泉宮鮮果菜蔬十車,金銀二十車,白疊子千斤,並賜青要山方圓二十里山林……晉封輪臺侯權竺為廬陵縣公……”
“臣等叩謝陛下天恩”
義陽公主和權毅接旨起身,有些憂心地望著權策,依著武后的秉性,他們家從來沒有無功而來的爵祿,賞賜如山,幼子再次晉爵,定是長子又冒了險,立了功才得到的。
“有勞宮監”權策禮送楊思勖離去。
權祥料理這種事已有經驗,給來宣旨的內侍都塞了厚厚的喜封,又指揮府中僕役搬運賜物。
權策迎上父母的眼神,笑了笑,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