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奪儲風雲(一),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夜,魏王府,書房,鬱結如冰。

武承嗣鷹目森寒,枯坐胡凳上,案前站著三人,鳳閣舍人張嘉福,殿中侍御史王慶之,他最喜愛的三子武延秀。

這三人是他最為信任的心腹,東宮巫蠱案發之後,他的人馬對皇嗣外戚窮追猛打,權策遠在劍南道,遙控葛繪,聯手武三思,在背後撿便宜,眼看事情不對,他趕忙舉薦了兩人,便是張嘉福和王慶之。

張嘉福不過一介州縣小吏,提拔入朝,擔當清要職務,恩比天高,王慶之更是如此,若不是他出手,將他從麟臺的泥淖里拉扯出來,在宗秦客和蕭敬兩個堂官的冷暴力調理下,王慶之怕不是要生生氣餓而死。

“查出來了?”武承嗣陰沉沉開口,雙曜城發生的剖腹剜心以證皇嗣清白事件,令打壓皇嗣的努力幾乎成空,他決不相信只是偶然。

“相爺,查出來了”張嘉福湊上前,他與旁人不同,旁人都喚武承嗣殿下,他偏要喚相爺,事實證明,他的叫法更得武承嗣歡心,殿下只代表他的血統,相爺才是能力和權勢的表徵,“那人名叫安金藏,乃是打製金銀飾品的造作工匠,入東宮僅有一個多月,扶國公拓跋司餘內附,進貢大批能工巧匠,陛下令上官婉兒分派到各處宮殿,此人便入了東宮,聽聞此人赤膽忠心,昔日在羌人部落時,便曾為主人絕食七日七夜”

“安金藏,拓跋司餘,上官婉兒”武承嗣口中滾來滾去唸叨著這幾個名字,身軀緩緩委頓下來,咬碎滿口銀牙,擠出兩個字,“權策”

他吐出這個名字,彷彿在書房裡下了降頭,王慶之和武延秀同時打了個激靈,互相對望一眼,又飛快錯開。

“殿下,事態不妙,怕要快些採取行動壓制才好,一旦那邊緩過勁兒來,怕會後患無窮”王慶之穩住心神,趕忙勸說道,他實在不想再品嚐秋後算賬的滋味。

“正是,相爺,我手頭雖暫時沒有那邊的黑料,卻有房州的,反正是髒水,先潑了出去,打斷了他的勢頭是正經”張嘉福也是同樣的想法。

“不可,暫且緩緩,皇嗣那邊不足為慮,可慮的,是權策,王祿抓了張財,怕不是無的放矢,他定是對我等的計劃有所察覺,他在暗我在明,若他在哪裡設個陷阱,我等防不勝防”武承嗣疲憊地擺擺手。

“相爺,士氣可鼓不可洩,陛下踐祚已滿三年,再拖延下去,若皇嗣坐穩,再要改弦更張,難矣……”張嘉福繼續力勸。

“張舍人所議不妥,父親,孩兒以為,不管權策本領通天,也不管皇嗣坐得多穩,這江山何姓,終究在陛下一念之間”武延秀打斷他,插口道,“當務之急,做幾件大事,博取陛下信重,才是正經道理……”

“都住口”武承嗣呵斥一聲,凝眉思慮片刻,頗感力不從心,“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此事雖不急迫,卻也不能再拖延下去,吉頊不日就要回京,他一向足智多謀,與他商議後再定行止,這期間莫要再生事端”

張嘉福和王慶之相繼退了出去,武承嗣瞑目一會兒,突地開口叮囑道,“三郎,設法給武崇訓找些麻煩,讓他與東宮中人結下些樑子,他武三思按兵不動,想左右逢源,哼,天真”

“孩兒遵命”武延秀眼中眸光一閃,躬身領命,“父親早點歇息,孩兒告退”

上陽宮,觀風殿。

“啾啾啾”的鳥鳴聲清脆悅耳。

武后一身金色盛裝,自兩邊香肩劃開,像是一朵初綻的荷花,捧著冰肌玉膚的美人,她手中拿著個金色的小巧湯匙,在喂一隻通體金黃的小鳥吃食,它的籠子也是金色的,鳥食是加了些材料的秫米粥,它享用得很是滿意,歡脫地又叫又跳。

“陛下,皇嗣在殿外候旨”上官婉兒娉婷上前來,自然地接過了武后手中的小碗小湯匙,只不過那鳥兒卻不是好伺候的,換了個人餵食,它卻擰著腦袋眨巴著小眼兒,偏開一邊,不肯吃了。

上官婉兒噘著嘴不樂意,帶著些嬌嗔道,“陛下,您看這鳥兒,卻是認主得很呢,奴婢餵它,它都不搭理”

“哦?呵呵”武后輕聲一笑,拿過湯匙遞上前,那鳥兒果然埋著腦袋啄食,殷勤得很,逗得武后歡喜不已,上官婉兒在一邊湊趣聲討,“壞鳥兒,欺負人”

“婉兒,你說鳥兒是八面玲瓏好呢,還是清冷傲嬌好呢?”武后笑吟吟問道。

“奴婢喜歡八面玲瓏的”上官婉兒衝那隻鳥兒皺了皺鼻子。

“呵呵,倒是像你的脾性,宮裡宮外,善緣頗廣”武后悠然轉身,口中的話卻不再似說笑,“八面玲瓏也好,清冷傲嬌也好,終要曉得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