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4章 領軍領軍(十一),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初宮,武成殿,武后常朝。
武后問政,先聽了博學鴻詞科進士的觀政分派,由宰相歐陽通回稟,井井有條,全如她對權策所說,武后頗為滿意,褒獎了歐陽通幾句。
“吐蕃與吐谷渾叛逆犯邊,可有奏報?”
此話一出,朝中有幾分亢奮,與吐蕃和吐谷渾的聯軍的戰事在即,朝中各方勢力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尤其是武將勳貴,喘息都粗了起來。
河內王、夏官尚書武懿宗作為軍事主官,於此事最有發言權,當仁不讓,越次而出,轉奏了最新戰報,卻是安西都護趙鎏、西州都督唐休璟兩人的聯名奏疏。
吐谷渾發生兵變,領軍在外的達延芒波結得到吐蕃支援,親自率領小股精銳殺奔伏俟城,將他的兄長,吐谷渾的首領諾曷缽趕下王位,自立為王,諾曷缽奔逃到鄯善城,向大周求援,豈料鄯善城的土酋城主畏懼吐蕃勢力,在大周軍隊抵達之前,將諾曷缽綁縛,獻給尾隨而來的吐蕃軍隊,諾曷缽被拴在馬尾上,當眾拖曳致死。
“……自此,吐谷渾事賊之心更堅,幾成吐蕃僕從,傾舉國之力聚兵七萬餘,臨洮陷落之後,繞隴右道天朝之地,進犯安西都護府,前驅攻伐疏勒城池,意在我安西四鎮……”
“臣等派出精銳,處死鄯善城主,以彰天討……堅壁清野,固守疏勒,奈何有西域敗類裡應外合,猝不及防,疏勒失守,為免資敵,臣等僭越,將少府監採買囤積於疏勒的物資糧秣,轉運小部,大部焚燬……”
“臣等於于闐、龜茲等重鎮層層聚兵固守,抵禦吐谷渾……所憂慮者,唯有吐谷渾之後,吐蕃不曾損傷一兵一卒,便佔有大片土地,據臣等察知,吐蕃原本調兵不及萬餘,眼下卻聲勢漸壯,不可不防……”
聽聞戰局惡化至此,朝中一片譁然,文臣義憤填膺,口吐蓮花,紛紛痛罵吐蕃,那諾曷缽是高宗時期大唐所扶立,高宗擇一宗室女,封為弘化公主,嫁與諾曷缽為妻,從這個角度算起來,諾曷缽算得是高宗和武后的女婿。
武將們也蜂擁而上,蹦跳了出來,請纓出戰,他們說話不怎麼利落,但嗓門兒大。
朝堂前幾排,穩穩站著不動的,只剩下權策一人,孤零零的身影,很是顯眼。
朝中文武,政事堂袞袞諸公,都只聽到了吐谷渾軍隊攻城拔寨,吐蕃軍隊殺了大周天朝的女婿,卻沒人留意趙鎏和唐休璟提及的吐蕃軍隊聲勢前後變化。
正驗證了他先前所說,論欽陵在吐蕃國內的軍權控制,出現了鬆動,無力組織大規模出兵,藉著陰謀行險,取得進展之後,才重新恢復號召力,贏得一些牆頭草部落的支援。
眾人皆醉我獨醒,權策心中微微發苦,動作卻不怠慢,也邁步出來。
武后微微坐直身子,眾多朝臣也都注目在他身上,武懿宗還明顯發出一聲冷哼。
“陛下,臣以為,少府監可提高行商向藩屬採買的價格,對吐蕃國內物產提價不妨以倍數增長,一者侵奪吐蕃軍需,二者激化吐蕃國內各方勢力矛盾,以為輔助”權策的奏議不再提及反對出戰,但也隻字不提軍事,提出了個比較粗劣的經濟戰爭想法,用金銀開道,除了他所說的兩個效果,還可以虹吸吐蕃的物資,製造高原上的混亂。
“權侍郎所提,未免太過天真,吐蕃偽孽雖昏狡,兵戈一起,想來也會併力,豈會任由物資流出?”
“權侍郎之議實在荒謬,兩國交兵,卻以金銀饋贈敵方,豈不是資敵?”
“權侍郎也曾是沙場勇將,熟知兩國戰陣之上,一力降十會,不能擊敗吐蕃,一切謀劃都只是徒勞罷了,眼下卻反其道而行,居心何在?”
……
武懿宗等人對權策的提議大加撻伐,言辭凌厲,顯然對權策戒心深重,提防著他拿走對吐蕃戰事的主導權。
權策面無表情退回朝班,不再言語。
這些人不知吐蕃國內權鬥酷烈,不下於當初大周奪儲之爭,更不知沒有物資糧餉,金銀不過是死物,拿來砸人都不如石塊利落,哪裡又有資敵之憂?
“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權侍郎提議,雖聞所未聞,但不妨一試,庶幾可收奇效”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即便是交兵沙場,也是謀略在勇力之先,豈能說是徒勞?”
……
他懶得搭理,自有葛繪、宋璟和姚崇等人出面,一一接下反擊,原先太平公主一系的陸象先和岑羲等人,也是護主心切,引經據典,吵得不可開交。
“夠了”
武后重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