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難唸的經(下八),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陽宮,觀風殿,今日武后身子不爽利,免常朝,遣內侍收斂朝臣奏疏以報。
眾朝官竟是格外踴躍,抱回的奏疏加上經由鳳閣鸞臺入奏的奏疏,足有一尺多高。
武后瞟了一眼,腦仁就開始一陣陣抽緊,皺著眉頭問道,“婉兒,朝中可是有大事發生?”
“回陛下,臣妾,並未察覺”上官婉兒遲疑了下,搖搖頭,在巾幗宰相眼中,這一尺高的奏疏,兩行字就可以代替,雖牽扯各方利益,卻無關大局。
武后放下了心,臉色難看,“虧得朕沒有朝會,若是去了,不曉得那些糟老頭子又要吵鬧多久,真真不識大體,煩心得緊”
口中抱怨,武后還是伸手拿了幾份奏疏翻看,因多數都是現場收斂起來,未曾經上官婉兒現行閱看整理,亂糟糟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她隨手丟到一邊,“奏疏都是彈劾廬陵王教子無方,李重潤五人驕縱跋扈,反對給李重潤五人封爵的?”
上官婉兒有些為難,伸手捧出一摞她整理過的,鄭重其事地道,“臣妾檢視過的這些,除了彈劾廬陵王府和李重潤五人的,還有一些彈劾權策假公濟私,以權竺年幼、長安緊要的緣故,反對他出任長安尉”
“哼哼,權竺年幼,長安緊要,只是這兩個緣由?”武后神光湛湛,盯著上官婉兒。
“大多如此”上官婉兒坦坦蕩蕩,巧笑嫣然,不動聲色地加了砝碼,“以臣妾看來,還當有權策插手西都,圖謀不軌的罪狀在內”
“朕能想到的,大抵也是如此”武后恢復閒散模樣,嘆了口氣,一身疲憊,“只是卻總有人別出心裁,你看看這份奏疏”玉手一抬,遞了一份奏疏過來。
上官婉兒趕忙雙手接過,一看之下,面色不動,心中卻是波瀾湧起,這是鳳閣侍郎魏元忠的奏疏,他倒是沒有彈劾誰,言辭也不算出格,只是聲稱權策為神都廬陵王府求情,有施恩賣好之嫌,陛下既已隆恩免了廬陵王府的罪責,便不宜在此時抬舉啟用權竺,以免權策勢頭太盛,引得旁人效仿,不利朝堂安穩。
苦口婆心,言語懇切,倒是有幾分老臣的樣子,話裡話外的意思,卻是一股腦既反對給廬陵王五個嫡出子女封爵,又反對權竺任官。
上官婉兒眼皮子跳了跳,恨意大起,魏元忠這老東西,耍的一手好軟刀子,怕不是又想要流放出京了?
武后擺擺手,嘴角掀起一抹冷笑,既是要鬥,朕便由得你們,且看你們能折騰成什麼模樣。
“這些奏疏,婉兒代朕處置了,反對權竺任官的,一一申飭駁回,措辭要嚴厲,反對廬陵王子女封爵的,留中不發”頓了一頓,瞥了一眼魏元忠的奏疏,“遷魏元忠為長安留守,他既是不放心權竺,便讓他去看著好了”
上官婉兒心中驚疑不定,“臣妾領旨”
長安雖然不遠,卻也離了神都中樞,算得上是最輕微的流放了,這是第四回了,魏元忠起起伏伏,就是不倒,簡在帝心,上官婉兒對他的辦法不多,既是武后下旨遷轉,動幾個字眼措辭,讓他難受一些,還是可以的。
光祿寺,掌管祭享、筵宴、宮廷膳羞之事,負責祭拜及一切報捷盟會、重要儀式、接待使臣時有關宴會筵席等事,與春官衙門精膳司業務有重疊,名義上是獨立衙門,實際上卻要接受春官衙門的指令,衙署的位置也與春官衙門比鄰,門臉的儀制要低上一等。
因光祿寺卿王澄老邁,常年在家榮養,不理政事,事實上操持衙門事務的,是兩個新晉的少卿,鄭重和李湛,本堂郎中桓彥範是衙門中的三號人物,也有一些話語權。
“正旦大饗之日,不到一個月的時日,一應章程也當議一議……還有廬陵王、豫王子嗣封爵,說不得宮中也有賜宴”雖說官位相同,但李湛先入衙,年齒要長几歲,又是強勢性子,處處要強壓鄭重一頭,鄭重也無意與他爭鋒,這麼個清水衙門,爭來爭去沒有意思,“雖說都有先例可循,但王寺卿不在,差事該如何分派,卻是要重頭捋一捋”
“李少卿說得是,春官衙門精膳司的職官,要不要請來一同商議?”鄭重一句話就頂得李湛肺管子冒火,春官尚書是嚴善思,侍郎是盧照印和崔融,上上下下都是權策的人,一旦請了來,他就得靠邊站了。
“春官衙門忙於預備春闈,宮宴事宜,本就是光祿寺正管,我等先擬定了章程,再請春官衙門會題便是”李湛垮著臉,不由分說。
鄭重翻了翻眼皮,不予搭理。
本堂郎中桓彥範見兩位主官有些膈肌,趕忙上前緩頰,捧著李湛,將鄭重撇在一邊,他倒是業務精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