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四大天王(下五),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陽宮,觀風殿,夜色漸深,武后精神抖擻,細細翻閱奏疏,嘴角噙著冷笑。
廬陵王李顯是她生的,有幾分本事,幾兩肚腸,有多少能耐本事,她再清楚不過,更何況,梅花內衛對房州和廬陵王府的監控從沒有停止過,李顯,或者說韋氏,以前做過什麼,打算做什麼,不說知曉個十成十,拿捏個七八分是絕無問題的。
牆倒眾人推,多數奏疏都是朝廬陵王身上潑髒水,喊打喊殺的,還有不少將目標對準了武承嗣,奪儲失敗,他本就已經失勢,眼下牽扯進渾水之中,正是可以痛打的死老虎。
宰相李嶠和給事中萬國俊等武承嗣黨羽自然奮力掙扎,上疏為武承嗣辯白,卻只能避開武承嗣與廬陵王勾結的要害,轉而攻擊房州刺史王昌齡窺探藩王,居心叵測。
奏疏都是上官婉兒整理過的,意見相同或傾向相似的奏疏都放在一起,武后拿起為武承嗣辯白的十餘份奏疏,抬手掂量了下分量,不由哂然一笑,“昔日承嗣為相,門庭若市,一呼百喏,朝野附隨者眾,多少人仰他鼻息,眼下又如何?”
上官婉兒垂首,不言不語,她怕答了這一問,再聽到武后後面的一問,會無從作答。
武后瞥了她一眼,指間輕挑,翻開單獨放置的三份奏疏。
第一份是李湛的,只看文字,似乎就看到他痛哭流涕,悲痛欲絕的模樣,口口聲聲受到矇蔽誤導,才會為廬陵王子嗣請封,實在沒有識人之明,也沒有治政之才,乞求武后念在他父親的份上,予以寬恕,他願意再度從戎,遠赴邊塞,為國征戰。
“呵”武后嗤笑一聲,“朝三暮四,虎父犬子,有了李義府的油滑鑽營,卻沒有他的風骨堅持,只是一叢飄絮,一灘爛泥罷了,邊塞倒是不必去了,朕有的是法子讓他難受,婉兒擬旨,擢光祿少卿鄭重為光祿卿”
“臣妾領旨”上官婉兒雙手交疊,按在腹部,沉吟片刻,提起筆來,一揮而就。
第二份是葛繪的,他認為馮君衡的奏報彈劾,過於草率,江南道幅員遼闊,離房州最遠的廉州,距離達到千里之遙,不可能洞悉房州之事,如此眾口一詞,反令人生疑,且廬陵王乃是陛下親子,茲事體大,請求另行委派老成持重的重臣前往江南道,釐清事實,為保穩妥,人選應付諸朝會公議。
武后將這份奏疏看了兩遍,頗覺奇異,葛繪似有違廬陵王辯白之意,卻又不緊不慢,按部就班,並不見急切。
武后蹙起眉尖,將奏疏放下,紅唇輕動,未曾吐出話語,又將奏疏拿起,猶豫不定半晌,終是擱置一旁。
第三份奏疏是鳳閣舍人姚崇的,上次在朝會上奏請廬陵王和豫王兩個嫡子同封國公之爵,得到武后嘉許,給了他無窮的膽量和信心,特立獨行,逆勢而進,上奏為廬陵王開脫不說,還激進一步,請求將廬陵王召回神都。
“譁眾取寵”武后冷笑呵斥一聲,舉了舉這份奏疏,“婉兒,顯曾位居九五,君臨天下,如今,又如何?”
上官婉兒心中苦笑,終是有此一問,她卻是早有防備,深深跪拜下去,“陛下英明,世人愚昧,看不分明,所謂權勢地位,到底不過是一面鏡子,看起來亮堂罷了,這大周天下,能發光發熱的,能生死人,能榮辱人的,唯有陛下一人”
武后哈哈大笑,聲震屋瓦。
“傳朕口諭,姚崇妄揣帝心,故作驚人之語,沽名釣譽,其心可誅,令大理寺即刻將其收押,嚴加磨勘審訊”
早有殿中內侍匆匆邁著碎步出去傳旨,與飄然入殿的謝瑤環錯身而過。
“陛下”謝瑤環蹲身下拜。
武后看了看她,又掃了上官婉兒一眼,過了這許久,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想來也能猜到一些,遮遮掩掩殊無必要,“無妨,有話儘可直言”
謝瑤環脆聲領命,“陛下,今日上午巳時,冠軍侯前往廬陵王府,領著楚國公與四位縣主一道去了南市悅來客棧,盤桓整日,傍晚申時才一同返回,據報,應將作大匠兼軍器監令杜審言之邀,冠軍侯明日將離開神都,啟程前往虞山軍器監工場”
“哦?呵呵,又要走啊”武后臉上的笑容緩緩綻開,長長嘆息一聲,回頭再看案上洋洋灑灑的奏疏,不由嗤之以鼻,信手再將葛繪的奏疏拿起,細看一遍,一切豁然開朗,這份奏疏分明只是打了個埋伏,似有所待,搖頭失笑,“申斥葛繪議事輕浮,令他將奏疏意見好生完善,再條陳上奏”
“是”上官婉兒依言伏案硃批,心頭一團迷霧,葛繪的意見已經再明瞭不過,再細緻,怕就涉及到人事舉薦了,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