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1章 領軍領軍(八),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證聖元年十月中,吐蕃脅迫吐谷渾組成聯軍,入侵隴右道臨洮郡和安西四鎮。

訊息傳入神都,武后勃然大怒,“論欽陵狼子野心,不當人子,早知有今日,嵩山之上,就該將此孽障與悉多一同處死”

“陛下,吐蕃三番兩次入寇,不臣之心昭然,臣請將入神都為質的吐蕃世子斬首示眾,以布天威”武三思亢奮出列,開口就要打要殺,矛頭直指赤德祖贊。

“陛下,臣堅決反對”權策立即出列,旗幟鮮明與武三思打對臺,“陛下英明,一語中的,此次吐蕃冒犯天朝,定是出自論欽陵手筆,據臣所知,眼下吐蕃情勢,贊普赤都松年過而立,早已不耐論欽陵家族把持吐蕃大權,在母親沒廬氏、妻族勢力和苯教大巫師支援下,漸漸與論欽陵呈對峙之勢,論欽陵軍權鬆動,策動對外戰爭,是為轉移內部壓力,此時非但不能處置吐蕃世子,還應加恩,以示區隔,以政治手段,瓦解論欽陵攻勢,不戰,而屈人之兵”

“陛下,臣不知權侍郎的訊息從何而來,可靠與否,臣以為,天朝為尊,諸藩為臣,上下尊卑之格,天塹不可逾越”宰相豆盧欽望跨步而出,“吐蕃乖戾難馴,再三興兵,天朝若不奮起反擊,庇護黎民,勢必野性更甚,權侍郎之意,似是有意懷柔,則天朝威儀何在?莫不是要將天朝沃土,拱手相讓?”

“臣雖老邁,願為馬前一卒,哪怕戰死沙場,裹屍而還,也在所不惜”

豆盧欽望跪伏在地,慷慨激昂,頗有一番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味道。

又有一人排眾而出,卻是夏官尚書武懿宗,只見他嘴角掛著譏諷的笑意,“陛下,臣嘗聞,天朝子民雖多,人人至重,天朝土地雖大,寸寸至貴,邊塞之土,便是長安、洛陽,只不知,是誰人所說?”

權策扯了扯嘴角,微闔雙目,不予理會。

這話是他說的,中秋宴會上,倭國使節索要足尾,他嚴詞拒絕,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此時與論欽陵開戰,無異於助他重新凝聚吐蕃軍政大權,遺禍無窮。

“諸位莫要動怒,理不辨不明,陛下英明,兼聽四方,廣開言路,豈可抓住些許言語,胡亂攀扯?再說了,權侍郎只說吐蕃世子殺不得,並未提及反對出兵”剛入宰相班的武攸緒,出來為權策緩頰。

朝中氣氛稍稍鬆弛,冷不防,斜刺裡又殺出一人,卻是右羽林衛大將軍閻知微,“陛下,臣是行伍廝殺漢,本不該插嘴大政,只是臣昔日跟著權侍郎打過仗,當初對著契丹,權侍郎用兵如神,秋風掃落葉,除惡務盡,絕不是眼下這般慈眉善目,臣疑心權侍郎與那吐蕃世子莫不是有甚勾連……”

“住口”武后嚯的站起身,勃然作色,厲聲呵斥。

“臣無狀,陛下恕罪”閻知微圓滑無骨,本就是猛扯順風旗、落井下石的角色,見武后動怒,趕忙跪伏在地,瑟瑟發抖。

“退下”武后懶得多看一眼,煩躁的拂袖,“夏官衙門即行整備十六衛府兵,集結各道備禦兵馬,太府寺……罷了,少府監預備支應錢帛物資,於隴右道、安西大都護府設定倉儲,以備軍需”

“臣等遵旨”一堆文武朝臣出列領旨。

“都退下吧,權策留下”武后做了個欲說還休的決斷,施施然安然坐下,屏退眾人。

“臣等告退”武三思打頭,退步出殿,與曾經的老對手豆盧欽望,交換了個視線,事態進展可稱順遂,群起而攻,迎頭打擊了權策的氣焰。

但武后最後時刻的保留態度,卻令他們心驚,權策的分量,已經重到如此地步了。

上官婉兒招呼宮女,換了個香爐,嫋嫋冷香漂起,吹散了仙居殿中的躁意。

武后靜靜注視著權策,權策垂首躬身,一言不發。

他口中發苦,心頭也是幽涼。

他明白了一樁事,這次吐蕃入侵,成了一個新的爆點,李旦和武三思聯手,再加上武懿宗搖旗吶喊,他們要以一場大獲全勝的戰爭,給李顯一個下馬威,暫時穩固住李旦的地位,面前的武后,也並不想大兒子過早成為儲君,分走大權。

面對這樣一個同盟,權策無力抵抗。

他動了,單膝跪倒,沉聲請罪,“臣思慮不周,干擾朝議,愧對陛下眷顧”

武后站起身,走到權策面前,蹲了下來,無意識地笑了笑,未開口,先嘆了口氣,“可還想帶甲出征麼?”

權策並沒有正面回應,“陛下,朝中猛將如雲,大周兵強馬壯,區區論欽陵,當可一鼓而下”

“說得也是,朕有意令攸寧領虞山軍前往安西前線,也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