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3章 雙龍戲珠(終),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證聖元年九月中,春官衙門、翰林院與國子監共同舉行博學鴻詞科貢試,新安縣公、鸞臺侍郎權策與內宮昭容上官婉兒,於國子監鎖廳主考,為期五日。

權策的身影消失在國子監照壁之前,孔聖人的白玉雕像之下,朝中有一瞬間的寂靜。

在他鎖廳之前,鸞臺向天官衙門銓選司、地官衙門度支司、太府寺和少府監傳送了第一批政務督查公函,要求對履職不力、懈怠公務的七個衙署,上百名朝官進行銓選考核和度支撥款限制。

衙署之中,重災區是夏官衙門,朝官之中,上至部寺侍郎少卿、鳳閣舍人,下至各司郎中,林林總總,都是執事主官,緋袍起步,其中甚至包括了權策自己的知交好友麟臺少監崔融,武三思的黨羽夏官侍郎獨孤及,皇嗣李旦的黨羽天官侍郎袁恕己,還有杞國公李璟為數不多的親信光祿少卿桓彥範,完全鐵面無私,就事論事,絲毫未進行政治通融處理。

朝中屏住了呼吸,無數的視線鎖定了接獲鸞臺行文的四個衙署,堂官司官都成了熱門人物,往來應酬堆積如山,都是打探應對行止的。

卻不料,最先的動作來自御史臺。

御史中丞葛繪主動行文鸞臺,以御史臺總責吏治監察為由,要求獲取這份名錄,以作為御史臺監察百官的輔助文獻。

次日,鸞臺左散騎常侍敬暉、本堂鸞臺舍人王璲一同前往拜訪,謹慎表示,鸞臺主官鎖廳主持科考,他們暫時無法做出答覆,還請寬限些時日。

葛繪當即表示理解。

從始至終,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似是都遺忘了,鸞臺的真正主官,其實應當是政事堂中的鸞臺侍郎王方慶。

卻也怪不得旁人,朝局勢利,動盪之時更甚,王方慶先是被迫主動拿掉自己在鸞臺的頭號支持者,自斷臂膀,又在鸞臺搞出如此浩大風波的時候一言不發,朝中明眼之人自是不難看出,此老已被架空,成了少見的空頭宰相。

在極低的氣壓中,地官侍郎、太府寺卿韋汛在自己做主的太府寺下令,即行採納鸞臺行文,據實核算有關七個衙署的度支條目,從嚴稽核重訂。

核算曠費時日,韋汛親自制定了第一個突破口,夏官衙門,並在一個晝夜之內,將夏官衙門本堂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的度支錢帛,削減三成,形成定案,遞迴地官衙門度支司。

朝野登時大譁,朝臣頗感暈頭轉向,夏官尚書可是河內王武懿宗,那是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交手爭奪的熱門人物,韋汛突然發難,響應權策,制裁武懿宗,是不是預示著形勢又將有大變將生?

地官衙門,地官尚書陸象先的簽押房。

“下官強烈贊同韋侍郎的處斷,朝廷政令,貴在上通下達,令行禁止,絕不可因衙署不同,而互設干擾壁障,夏官衙門掌管軍政大事,積壓核銷之卷宗竟能多達一個月之久,委實駭人聽聞,不懲戒無以正綱紀”地官衙門度支郎中李璡慷慨激昂,極為激進,他是個年輕人,年不過三旬,方面大耳,有些過早發福,與王璲同為去年登科的新科進士,韋處厚的門生,也是天然的權策黨羽。

他不知道韋汛為何會急轉彎支援權策,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自然是順水推舟,先將果子摘下。

“韋侍郎的想法呢?”陸象先徵詢了一句。

“下官所想已付諸實施,舍此,並無他念”韋汛一張臉陰沉似水,疲態百出,夾縫求生,他拋卻了尊嚴,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只可惜,作為一枚棋子,他是沒有自主權的,他能做的,只是跪,向誰跪,他說了不算。

“李郎中和韋侍郎各有專責,你們堅持,本官也無異議,便照此施行”陸象先拍板定案,忽視了另外一個侍郎的意見,那人與武懿宗走動頻密,定然是反對的,但反對也無用。

“韋侍郎翻雲覆雨,委實好手段”那侍郎自知無法改變結局,卻不甘沉默,譏諷道,“是了,要不了多少時日,韋侍郎就要多出一門貴親,自然不會將河內王放在眼中”

韋汛並未生怒,緩緩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紫袍,朗聲道,“想必你所言,是指安樂郡主的婚姻之事,卻是要借你吉言了,本官畢竟只是隔房的堂舅父,不好做主,廬陵王殿下和王妃殿下有書信來,說是長兄為父,有新安縣公在神都,安樂郡主定能擇得良配”

韋汛字正腔圓,神情肅穆,帶著明顯的宣示之意。

那侍郎臉色陡然大變,眼皮子不自然地跳動了許久,乾巴巴地道,“新安縣公天生慧眼,廬陵王卻是找對了人”

“卻要向韋侍郎道喜了”李璡起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