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豺狼橫行,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都十月,山雨欲來,因徐敬真投奔突厥事件,長安又有4家李氏宗親勳貴遭到嚴厲處置,朝廷之中狂風驟起,各路奏疏在鳳閣鸞臺堆得高聳入雲。
武承嗣率先動作,彈劾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元萬頃,與徐敬真有信函來往,其中文字有資助之事,心懷兩端,意圖不軌。
武三思不落人後,他找不出塊頭比當朝宰相的更大的,以量取勝,一連彈劾秋官尚書張楚金、陝州刺史郭正一與夏官侍郎崔詧三人,皆有大量證據上呈,這幾人或與徐敬真有來往,或牽涉到接應事件中,證據確鑿。
武后下旨令大理寺、御史臺徹查,周興、來俊臣再度出馬,羅織罪名,刑訊逼供,遭到彈劾的幾人無人倖免,郭正一斬首,元萬頃等三人流配嶺南,利用他們的口供,案件滾雪球一般鬧大,牽涉進來的人數十上百。
最高峰之時,一天之內,武后處置三名文武大員,賜宰相魏玄同死於家中,籍沒已經致仕離京的前任宰相張光輔全家,令軍中元老、左領軍衛大將軍黑齒常之自縊。
朝廷上下噤若寒蟬,群臣驚怖,視官服為蛇蠍,每每上朝,即與家人訣別,徐敬真更是成了官場禁忌,觸之必死。
李家並不甘心被動挨打,迅速反撲,他們無心營救身陷囹圄的權毅、權策父子,反倒集中火力,以權策和薛懷義的師徒名分,大肆攀誣薛懷義參與謀逆,又有不少人舉證薛懷義在寺廟荒淫,夜御十女,細節令人髮指,諸如鋪經書以為床,蓋少女以為被,歡聲蕩語,數里之外清晰可聞,極盡抹黑之能事。
太初宮,長生殿。
武后翻閱奏疏,面帶冷笑,不知看到了什麼,一怒將奏疏全數拋落在地上,“鬼蜮伎倆,真真下作無恥至極”
“天后息怒”上官婉兒趕緊勸說,“來人,速去白馬寺,召鄂國公見駕”
“不必了”武后擺手制止,斜暱了上官婉兒一眼,“朕可不是每日泡在醋罈的庸俗女子”
“奴婢造次”上官婉兒伏地請罪。
“起來吧,這些人明面上攻擊的是鄂國公,實質上,哼哼”武后冷哼,這些養不熟的白眼狼,打的主意,無非是用權家父子的性命,扳倒薛懷義,扳倒了薛懷義,就沒有了大雲經疏,這才是要害所在,倒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盤,只可惜了權策,這般才具,竟被當成了藥引子。
“天后,義陽公主求見”殿外小太監小心地通報。
“這時候才來,也是個狠心的,朕不見她”武后心境不佳,擺手揮退,思量片刻,又改了主意,“等等,讓她將權毅帶回去”
“天后?”上官婉兒愕然。
武后笑容詭秘冷酷,“朕,自有辦法懲戒於他”
上官婉兒垂首不語,她關心的不是權毅受到什麼懲戒,而是為何反跡明顯的權毅都能放過,被動保護父親的權策,卻還要在麗景門受苦。
殿外臺階下,義陽公主跪聽口諭,得知丈夫可以回家,悲喜交集,她到現在才來求見武后,並不是狠心,是盧照印和芮萊夫人勸說的結果,朝廷風大雨急,貿然捲進去得不償失,待到相對平穩後再來,收效更好。
“這位公公,敢問,我家孩兒,天后可有旨意?”義陽公主鼓起勇氣,拉住小太監的衣袖,怯怯追問。
小太監連連擺手,打躬作揖,求莫問,這段時日,宮中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犯口舌,被打死的太監宮女,不下十數個。
義陽公主無奈,隨一個黑衣官差,領回權毅,他倒是沒有受什麼刑罰,但飲食粗陋,精神緊張,熬得狠了,眼窩深陷,面黃肌瘦,瘦了一大圈兒。
十月底,武后加鄂國公薛懷義食邑五百戶,以言辭不謹,毀謗重臣為由,令右御史中丞韋思遜致仕,李家一方攻勢頓挫,武家氣焰高漲,穩穩佔據上風。
當此風波詭譎之時,群臣要麼參與纏鬥,要麼明哲保身,最先想起權策,上書為他求情的,竟是僅有一面之緣的修文館直學士杜審言。
此老剛直峭拔,不信流言,奏疏中將權策為人處事秉性剖白一番,最後竟說了一句,“……所謂有才能者可用,知孝悌者能制,權策兼而有之……臣聞,麗景門捕拿權策,興師動眾,洋洋數百人,竊以為大可不必,似權策此等樣人,不須枷鎖官差,只須義陽公主府有血親在,只須忘情谷有佳人在,其人必束手就縛……臣又聞,有司參奏權策為父掩蓋罪證,屠殺叛逆,竊以為,此事非罪,乃功也,以其孝義之身,本有親親相隱之責,為忠天后,乃敢忤逆親父,如此觀之,權策乃大忠大孝也,又有何罪?伏乞天后明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