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李唐之命(上),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洛陽,主角並不是權策和他的梅花內衛,而是傅遊藝。
每每有酷吏伏誅,傅遊藝便組織了百姓居民,群聚到太初宮則天門前,歡天喜地,歌頌恩德。
一開始還有些生澀,組織的人數也不多,數百人而已,越到後頭,就越有經驗,朝野四方琢磨出味道,自願支援的人力物力漸漸龐大,周興亡命之時,傅遊藝組織的大型群眾性活動,人數多達數萬,鋪滿了則天門前廣場,洛河上的幾道橋樑為之斷裂,數千百姓墜河,秋日河水並不算深,百姓們堅守崗位,繼續聲嘶力竭,為天后吶喊。
前幾次,武后未曾露面,派遣宰相致意。
這最後一次,武后親臨則天門,除了有組織的百姓,蜂擁而來的吃瓜群眾,萬人空巷,宮城下,目力所及,盡是人頭攢動,看到百姓墜河猶自載歌載舞,武后為之動容,令近臣前往疏導救助,賜下錢帛以示慰問。
傅遊藝得了大大的彩頭,加官給事中,賜爵伊水侯,一時風頭無兩。
則天門樓上,權策隨侍在武后身邊,見證了武后的天地一人,與傅遊藝的殊榮寵信,他身邊站著一圈兒朝中重臣,紫袍林立,他一身白衣位居其中,分外扎眼。
他是不想在這種場合現身的,但武后宣召,他沒有膽子抗命。
誅除酷吏,是迎合武后的需要,也是恢復自己名譽的需要,但這還只是第一步,只適合低調做事,徐徐積攢人品,卻不適合大張旗鼓,一旦讓人誤會是刻意為之,那前面的辛苦綢繆,怕會有半數付諸流水。
權策站在巍峨的城門樓上,俯視著跪領上次的傅遊藝,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眼睛眯縫起來,眸光幽幽深邃。
“眾卿,今日與民同樂,賜宴陶光園,擺駕”武后結束了親民表演,一拂金色鳳袍,神采飛揚,心情極是愉悅,“權策,你也來”
武后不只是說,還伸出手,牽著權策一路同行,下了則天門。
權策受寵若驚,乖乖跟著亦步亦趨,心中無力嘆息。
陶光園宴罷,權策隨朝臣出宮,他有自覺,只管邁開大步,埋頭疾行,並不與人交際,然而,他被叫住了,回身一看,卻是個陌生人,穿著親王服飾,聽旁側有官員介紹,是舒王李元名,時至今日,差不多是碩果僅存的李唐直系宗親,以善能訓子治家聞名,家中三子人人循規蹈矩,恪守中庸,禮節至重,權策曾與他的長子李亶同席,座中有人提及武后,此人起身再拜東方,禮節周至,絲毫不渝,也因此,即便丘神績百般彈劾陷害,武后無動於衷。
“久聞權家郎君能文能武,忠孝雙全,今日一見,果不虛傳”李元名微微躬身點頭,既不失禮,又不令權策難堪,畢竟,論起來,這位王爺,是權策的祖父輩的。
“不敢當殿下讚譽,小子矇昧,只不過隨波逐流罷了,能守住大節本心,全賴天后隆恩”對方遞來橄欖枝,權策也樂得為自己做個辯護,有沒有效果另說,能有說話的機會,顯見李家對他的怒氣值有所下降。
“唔,聽說你馬球打得尚好,來日可尋個機會較量一場”李元名微微點頭,約了局馬球,含笑而去。
“他日定當登門,向殿下請教”權策躬身為禮,目送他遠去。
到宮門口,流放下去又重返朝堂的魏元忠,上前來與他執手相看,互道珍重,惹得朝臣狐疑側目,狄仁傑和豆盧欽望也與他遙遙拱手作禮,有些事情心照不宣。
“表兄,母親請您過府一聚”清亮的小嗓門,在宮門響起,卻是太平公主的長子薛崇胤,騎著匹棗紅色的果下馬,前來招呼他,兩人年歲相差近一半,交遊不多,每每都是薛崇胤奉母命來叫他,混了個臉兒熟,權家表兄也變成了表兄。
權策笑著點頭答應,跨上紈驌驦,放慢速度,與薛崇胤邊走邊聊,他雖文名在外,古文學水準著實一般,雜學知識倒是曉得不少,談天說地,薛崇胤仰著臉與他並轡,臉上不時露出驚歎好奇之色。
“表兄,我想去你府上看那做燒酒的工藝,可便宜麼?”到了太平公主府正堂外,薛崇胤依依惜別,扯著權策的衣袖詢問。
“那是你姨母家,哪裡有什麼不便宜,還值當得你開口問表兄一遭”太平公主略帶嗔怪的聲音遠遠傳來,穿著粉紅色的襦裙,鵝黃色的訶子,竟有一些少女氣息,腳步翩躚,身後跟著個白面無鬚的俊逸男子。
“權策拜見姨母”
“孩兒拜見母親,母親有正事,孩兒告退”
兩人一起躬身行禮,薛崇胤方才的那點兒活潑頓時收斂殆盡,板著張臉,一板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