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靈光初現,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初宮,仙居殿,武后常朝,侍御史站班侍立。
朝議在內史岑長倩處卡住了,他依照往年成例,擬定的制科春闈規程,遭到武后嚴厲批判。
“諸卿,大唐雖四海昇平,民生安樂,但朝廷綸才,乃國之大事,攸關國計民生,長治久安,豈能草率因循?”武后長身而起,臉上雖嚴肅,怒意卻不多,顯然只是藉此發揮,“顯慶四年,高宗皇帝曾在宣政殿考校九百餘名貢生,盡得天下英才,朕為高宗皇帝繼承者,自當以高宗皇帝為楷模,豈能將此德政束之高閣?朕將親自策問天下士子,以興盛士林修文之風,砥礪諸生效忠之心”
“天后英明”眾朝臣齊齊俯身叩首,與她載歌載舞,改元一個月來,武后改弦更張之事做了不少,更時常以明君先皇自況,無論私底下立場如何,面對武后的強勢,朝臣已然麻木,也漸漸預設了現實。
“天后所言極是,一國之君親自策問士子,實乃大德之政,能一睹天顏,必可令士林上下雀躍,應試舉子,必當多如過江之鯽”美男宰相岑長倩,平素用詞極為考究,然而武后一通攪和下來,很多專用詞彙不得不用在她身上,將普通的太后用詞用在武后身上,有可能犯了忌諱,遭遇災禍,將皇帝用詞用在她身上,卻是萬無一失,朝臣也是人,為了自保,便只能在將她奉為皇帝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武后微微頷首,嚴詞下令,“此事春官衙門須得做好萬全準備,曉諭天下士子,不得遺漏,預備會試殿試事宜,不得怠慢,不得遷延”
接替武三思擔任春官尚書的,是李若初,出列領命,臉色苦的如同吃了黃連,前期做好的一切工作,全然推倒重來不說,以武后的脾性,首次殿試,須得廣大其事,隆重其事,無功即是有過。
武后仍嫌不足,轉身問道,“制科綸才之事,御史臺可有風聞”
風聞奏事,有主動,有被動,主動的就是主動上書言事,被動的,便如眼下,備詢顧問,權策大踏步出列,“臣嘗聞,有士子私下議論,提及科場前輩,多有欽羨之意,欽羨之處有二,一者以天子為主考,殿試之公允殆無疑問,二者得為天子門生,亦能光耀門楣,傳之子孫,天后重啟此德政,恰逢此時,正如天降雨露,潤澤士林”
一席話有鼻子有眼,其實全都是胡謅,難得他面不改色,振振有詞。
“哈哈哈”武后仰頭大笑,聲音在大殿之中迴盪良久,“不錯,天子門生,朕策問遴選的進士,自是天子門生”
武后滿意了,看權策越發順眼,“權策履職勤勉,盡心盡責,賜食雙俸”
“臣叩謝天后隆恩”權策行禮如儀,不嬌不狂,憋著一肚子笑,他上任月餘,一件奏疏都沒上,專責風聞奏事的侍御史,渾似成了聾子一般,任事聽不到,現下扯了扯順風旗,卻被武后褒獎盡責,也是有意思得緊。
朝會又議了些事項,多與人事相關,武后的人事佈局不動聲色展開,有兩個人權策留心了下,狄仁傑運道不佳,再次被貶,成了復州司馬,連正印官都當不上了,豫王、豫州刺史李素節,為官醇厚,不事侵擾,安民有方,著免去現職,遙領安東都護府大都護,移駐澠池。
舅父的實權親民官位丟了,明升暗降,駐在地轉移到兩京之間,應當是武后的防範之舉,但權策卻為之慶幸,心懷利器,殺心自起,世上最不缺心懷叵測之人,當此風雲激盪之時,沒有實權比有實權更好,也省的他為人蠱惑,生出些別的想法,面團團當個親貴,甚好。
朝議散去,權策隨眾出門,卻在宮門前被人攔住,卻是地官侍郎武攸緒。
權策略有些促狹地看了看他地烏紗官帽,還是黑色,可喜可賀。
武攸緒在他眼前揮了揮手,面不改色心不跳,顯然並不如何將帽子變色之事放在心上,“大郎休得無禮,我今日尋你,是有正經事要談”
權策神色一斂,“願聞其詳”
武攸緒一邊前行,一邊道,“向日你交代的那個化妝土燒瓷工藝,我試了這兩個月,頗有小成,以此法燒瓷,成功率、精品率都是極高,便是普通成品,色澤質地,也要比普通瓷窯好上五成還多,大郎奇思妙想,功德無量啊”
原來這就是正經事,權策大大鬆了口氣,看他眉飛色舞,得意非凡的模樣,渾然不像個侍郎級別的高官,倒像是個見獵心喜的手藝人,嘴上應著,“那可要去看看,說起來,小侄只是紙上談兵,都是世叔的功勞”
“哈哈哈,功不功勞的無須多提,做成此事,皆大歡喜,左右無事,你這便隨我回府,我將昨日燒的一窯瓷器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