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3章 美人遲暮(三十四),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弦之死尚未定論,張昌宗之死的後遺症,已經塵埃落定。

死了的人,對一切強加的變故,都無力反抗,但也不會再招惹新的仇怨,人們反倒能夠心平氣和,寬容以待。

因此,葛繪主持之下,對張昌宗餘黨進行了相對溫和的清算。

宰相楊再思罷相致仕,革除子孫恩蔭,加特進文勳官,朔望不朝。

麟臺監李嶠,這位屢屢改換門庭的三姓家奴,日子要更難過一些,因為他實在捨不得權位名利,又做出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上奏自劾請辭之後,轉過身便寫了信給太平公主,試圖再度換個主子,太平公主對他的品性極為厭惡,將信件公之於眾。

然後,大周朝廷數十年來最具有戲劇性的場面來臨了。

遠在神都洛陽的梁王武三思、相王李旦,竟然也收到了他的輸誠密信,在太平公主公佈信件之後,他們兩人像撿到屎一樣,噁心到了極點,也將信件扔了出來。

李嶠的醜陋無恥,可謂窮形盡相,毫無底線,引來朝野眾口一詞唾罵。

就連他家中子侄,都紛紛與他決裂,斷絕關係。

他的妾室中,有個剛烈的,聽聞此事,奔逃上街,在府邸外的牌坊上,撞柱自盡,留有遺言,面覆白帕安葬,黃泉路無顏見人。

如此形勢下,群情洶洶,不少人強烈要求嚴懲李嶠,以儆效尤。

葛繪是合縱連橫的高手,自然不會忽視這些人的意見,但他也不會為了打一隻死老虎,過度用力。

張昌宗再怎麼說,也是武后曾經的枕邊人,人死萬事休,對他的餘黨刀斧加身,戾氣過度,平白惹得武后側目,對權策不利。

李嶠最終的下場是,革除本兼各職,追奪一應封賞恩賜,在朝廷存檔旨意公文、國史存錄中,塗黑李嶠姓名,貶斥回祖籍所在地,子孫三代之內,不得入京。

葛繪如此處置,要求嚴懲的,要求從輕發落的,都無話可說。

武后對此頗為滿意,延續了葛繪的寬大溫和基調,保留張易之、張昌宗和張昌期等人的官爵,準其親族將靈柩運送回定州老家安葬。

這邊廂慈悲為懷,那邊廂卻是人仰馬翻。

衛國公、大理寺卿薛崇胤打著徹查崔弦死因的旗號,率領大理寺精兵強將,蜂擁闖入李重俊的寢宮,翻檢了個底朝天。

來的官差捕快實在太多,李重俊一度沒有立足之地。

一氣之下,拂袖而去,在宮中閬苑閒逛,眼不見心不煩。

待他回來,薛崇胤已經預備離去,帶走了一批關聯物證,以似是而非的嫌疑藉口,拘捕了寢宮中的十六名內侍,八名宮女。

李重俊臉色極其難看。

薛崇胤是做了功課的,針對性極強。

這十六名內侍,包括李重俊身邊的首領太監,都是他的親信,而那八名宮女也是近身伺候的,類似通房丫鬟的位分,其中有兩個臉蛋嬌美,身段豐腴的,李重俊已經幸過了。

“太孫殿下,臣將秉公查探此案,定還崔弦娘子一個公道,還請殿下節哀順變”

薛崇胤禮數不缺,冠冕堂皇。

李重俊扯了扯嘴角,笑得有些神經質,明知不宜再招惹樹敵,一口氣卻死活咽不下去,“勞煩衛國公了,你這般盡心,這搜檢,形似抄家劫舍一般,我都記在心上,容圖後報”

薛崇胤有些意外,在神都的時候,強手如林,這位太孫處處委屈求全,只求保命,性情不顯。

到了驪山,小命保住,儲君之位也稍稍安穩,本性便漸漸暴露出來,由內而外,散發著孤拐冷僻的氣息。

也許與長成的環境有干係,薛崇胤憐憫地看了他一眼,落地是庶子奴兒,太子妃韋氏做嫡母,安樂公主做異母妹妹,重重壓迫十幾年,一朝得了大自在,性子扭曲荒誕一些,本就是尋常。

“殿下言重了,都是臣分內之事”薛崇胤隨意應付了一句,毫不掩飾地搖頭嗤笑了一聲,率眾揚長而去。

李重俊雙眼充血,盯著一排排大理寺官差呼啦啦離去,整個人幾乎要被怒火燒起來。

薛崇胤的行為,等同直接在他臉上扇巴掌,他這儲君的威嚴還沒立起來,就已經被踐踏到了泥地裡。

“我是太孫,是儲君,我是在示好,招攬,不是在求你們”

李重俊面孔抽搐了兩下,猙獰成一團,心裡的一根筋,越擰越緊。

他千辛萬苦掙扎求生,忍辱負重,不惜弒殺親父,為的,可不是看誰的臉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