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7章 ?是佛是魔(二十六),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隴右道,安西都護府,沙州。

夏官衙門職方郎中劉芳敏,經過五日的晝夜跋涉,總算到達了西塞邊軍前線。

天候不好,大雪紛飛,前線無戰事。

神武道行軍大總管,左領軍衛大將軍、魏王武延基,在中軍帳設宴,親自款待。

營帳中將星熠熠,自武延基以下,鬱林郡王、焰火軍將軍李景榮,郢國公、領軍衛將軍薛崇簡,武安縣公、右領軍衛大將軍李笊,聞喜縣公、右豹韜衛大將軍裴延休,九曲侯、豹韜衛將軍王暉,神都苑宮監、右監門衛大將軍楊思勖。

領軍衛還有一名將軍,武三思的幼子武崇謙,也在前線,卻不在帳中。

這不是個好兆頭,要知道,西塞邊軍中,已經死了個姓武的了,神武道行軍副大總管,臨川王武嗣宗。

要是武崇謙再有個三長兩短,雖不能說這支盤踞在西塞的十二萬大軍,已經不是朝廷的兵馬,但這般恣意行事,接連坑陷武氏皇族,至少能說明,他們已經是鐵板一塊,攻守同盟。

這對劉芳敏的差事,大大不利。

酒過三巡,酒酣耳熱,大帳中的氣氛鬆快了許多,一些粗鄙的葷笑話也脫口而出。

武延基身份所限,不便放浪,王暉、李笊還有裴延休,都是軍中老鳥,自是此道高手,李景榮極少說話,但笑聲最為豪放。

令人意外的是,肢體不全的閹人楊思勖,對此並不排斥,反倒興致勃勃湊熱鬧,妙語連珠,很是得趣兒。

只有薛崇簡年歲較小,不摻和這些,只管埋頭大快朵頤,桌案上擺著酒,他卻是一滴都不沾。

劉芳敏一度要向郢國公敬酒,卻被眾將官聯手攔下,薛崇簡只是含笑點頭致意,連茶水都沒有喝一口,反倒是劉芳敏又被灌了幾碗酒。

劉芳敏落了個老大沒趣兒,腹中劍南燒春翻江倒海,心頭那種不安的感覺更加強烈。

他也是邊將出身,深知軍中意氣爭鬥別苗頭的普遍,而眼前這個大帳,太團結了,幾乎沒有雜色雜音,這超出了他的認知。

運筷如飛,吞下幾塊烤肉,壓制住上湧的酒意,狀若無意地問道,“魏王殿下,臣來此之前,得了李御史相托,要代為問候武將軍,不知其人何在?”

“武將軍?”武延基有一瞬間的迷惘,這裡頭除了他,還有姓武的?很快便反應過來,“劉郎中所指的,是崇謙?”

“自然是武崇謙將軍”劉芳敏的眼睛眯了起來,語聲失控,有些尖銳,帶著質問的意思。

他從武延基的反應瞧出來,武崇謙即便還活著,也已經不出現在中軍帳許久了。

武延基是前線主將,親王之尊,哪裡耐煩這個,當即掉下了臉色,自斟自飲,不予搭理。

“呵呵,劉郎中有所不知,為了防範吐蕃侵擾西域……”李景榮笑呵呵地出聲,意圖緩和氣氛,順帶給劉芳敏解釋。

“等等”一聲稍顯稚嫩的聲音突兀響起,卻是一直沉默用膳的薛崇簡開口了。

李景榮皺了皺眉,收口不言。

其他人也停下了手頭動作,只有主位上的武延基,把玩著手上的琥珀酒杯,神色意味莫名。

“劉郎中所言的李御史,指的是誰?”

劉芳敏愣了愣,這話本就是個託詞,隨意扯了個謊,竟有人要尋根究底?

“承蒙國公動問,是侍御史李承嘉”

薛崇簡點了點頭,端端正正坐著,“我記下了,改日會請葛大夫向李御史核實……方才鬱林王要說的,涉及軍中兵力佈局機密,劉郎中不便知曉,還請莫要追問,以免徒增煩惱”

劉芳敏的酒意登時散了個乾淨,皮包骨的乾瘦臉頰,不自然地抽搐幾下,這位太平公主的幼子,顯然在軍中地位非凡,也並不好對付。

心頭不無憋屈,我只是扯了個武三思黨羽的旗號,用得著搬出葛繪來壓我?

“國公既是如此說,下官自是沒有問題,只是辦完差事,返回驪山之後,難免會有人問及見聞,卻是不好措辭,若是憑空生出誤會,反倒不美”

薛崇簡淡淡地掃了他一眼,不為所動,“劉郎中,辦完差事,返回驪山,並不是簡單的事,總要耗費些時日,十天半月定是不夠的,也許武將軍偶然回營,你便能見著了,即便真見不著,你要怎生說,嘴長在你身上,自是由得你”

劉芳敏氣息一滯,驚疑不定,薛崇簡一席話,軟中帶硬,底氣十足,但最觸動他的,是其中幾個字。

十天半月?

他出發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