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4章 美人遲暮(五),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清宮,九龍殿。
豫王李素節向武后辭行,請求明日返回澠池藩地。
“你已經多年未曾回京,骨肉生離,朕心不忍,多待些時日,敘敘親情,也是可以的,何必急著回去?”武后意外地流露出挽留之意,“若是在義陽公主府上暫居,多有不便,朕可賜予你府邸,住上十天半月,再言歸期不遲”
“母皇拳拳慈心,兒臣感念五內,然而,朝廷畢竟有法度,藩王入京,不可久駐,兒臣不願因私情而損公義”李素節雙膝跪地,並沒有接受武后的好意,但也沒有像以往那般,言辭極其簡略,而是有感而發,多說了幾句,“兒臣此行,親見陛下恩重如山,兩位姐姐闔家安康歡快,婦孺皆得顯爵,大郎更蒙簡拔,出將入相,宰執天下……”
“兒臣……感激萬分,只恨文不成武不就,不能為母皇驅馳,願在藩地,茹素吃齋,抄經唸佛,為母皇祈福,以報母皇恩情之萬一”
“兒臣拙於口舌,詞不達意,拳拳孺慕之心,還望母皇體察……”
李素節起初還有些滯澀,到後頭,便順暢了許多,言語平實,動情處,卻是一度哽咽。
“你呀……”武后輕嘆一聲,擺擺手,讓內侍將他攙扶起來,“到底是親舅甥倆,曉得知恩,懂得情義,這一點,與權策一般無二,他有今日,朕的簡拔算不得什麼,都是他自己有能耐,也爭氣……”
武后說到此處,沉默下來,出了會兒神,才又幽幽道,“你既是堅持要走,朕也不強留你,李璟是個好孩子,謙沖自守,實心任事,不是個浮誇的,朕都看在眼裡,自會有所關照,你不必記掛”
“李璟已經爵至國公,官至大將軍,再多的福分,非他能承受,他不比大郎,行事刻板,照章行事則可,稍有生髮延展,便無力應對,難免誤事,不能擔當大任,請母皇明察”
李素節第二次拒絕了武后的好意,雖言辭誠懇,說的也是實在話,仍是令武后頗為不悅。
不只是武后,她身後侍立的上官婉兒和徐慧,也都表情各異。
上官婉兒是含笑嘉許,李素節的回絕,會讓武后不悅一時,但會留下極好的印象,對於李璟,有莫大的益處。
徐慧則不同,她才不管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只是單純的好奇心又犯了,眨巴著明亮的雙眸,看著衣著素淡,動靜平和的李素節,沒有所謂的貴氣和氣派,不像是當朝一品的皇族親王,反倒像是個普通的地主員外。
“咭兒”徐慧在心頭怪笑了一聲,卻是思緒又跳脫到了旁的地方,武后與李素節這一對宗法上的母子,做兒子的李素節,瞧著比武后還要蒼老些許。
“罷了,罷了”武后搖搖手,眼中陰霾一閃而逝,本想著直接將李素節斥退,但又忍不住,還是開口問道,“素節,你說實話,如此匆忙地請辭回藩地,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權策的意思?”
話一問出,殿中的輕鬆氣氛一掃而空。
武后身子向前傾了傾,帶來沉重的壓迫感。
李素節噗通一聲又跪了下來,“母皇容稟,兒臣此舉,純是自己的想法……”
“你就沒有與權策商議過?”武后咄咄逼問。
李素節脫口回答,“兒臣詢問過大郎的意見,大郎是反對的……”
“為何?”
“大郎說,兒臣本意是不給母皇添麻煩,但在母皇看來,恐怕是兒臣離心,自外於母皇,反倒引得母皇介懷……”
武后身子向後靠了靠,面上閃過一絲柔光,“你為何沒有聽從權策的勸說?”
“兒臣以為,兒臣素來不起眼,母皇應當不會多心……且,兒臣久在藩地,疏懶交際,不適應中樞往來,生恐不慎之下,給大郎招來禍患,故而,故而一意孤行”
李素節一口氣急促說完,身子一軟,趴倒在地上,瑟瑟發抖。
“呵呵,哈哈哈”武后輕笑到大笑,一邊笑,一邊站起身,親自將李素節攙扶了起來。
她相信李素節說的話,因為她聽到了個熟悉的詞彙。
“中樞臣僚,四方封疆,自外於天后,則是自絕於天下”
那時候,她還沒有登上皇位,一再磋磨拷問權策,曾有一次,她逼問人心,權策做此回答。
“權策小賊,知朕心,合朕意,不枉了朕一番寵愛……”武后雙手捧胸,前襟隆起,膩白逼人。
李素節不敢直視,向上移動眼神,卻看見武后含羞帶嗔,媚眼如絲,一副懷春模樣。
登時嚇得冷汗如雨,使勁兒閉上雙目,四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