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7章 花謝花飛(二十八),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初宮,長生院。

內史宰相王方慶緩步而來。

朝會站班,他排在歐陽通之後,楊再思之前,為宰相班第六位。

然而論起實權,卻不好如此排列,楊再思是二張兄弟的爪牙,掌管的都是肥的流油的差事,不像他,只能管些修史、編書之類的案頭雜事,別說是楊再思,便是政務型別相近的翰林院掌院學士韋處厚,也穩穩壓他一頭。

事實上,像是尚書省左、右司郎中這等實權郎官,不將他放在眼裡,也是等閒事。

這些,他都能隱忍下來,屢敗於權策,又不敵於敬暉,技不如人,復有何言?

令他惴惴不安的,是這朝中局面,他越發看不懂了。

冬官尚書李尚隱在政事堂行走,散佈傳言,攻訐權策之初,他嚴詞拒絕,因為武崇敏才進了是東宮為左衛率,權策也是東宮的支援力量,理由不可謂不強大。

然而,他以為自己做對了,結果卻是他做錯了。

東宮不僅參與了進來,而且是大張旗鼓的參與了進來,東宮所剩不多的黨羽,矛頭鋒芒畢露,直指權策,賣力攻擊。

韋汛還費盡心機,將武三思的廢物長子武崇訓從洛陽府大獄裡撈了出來,顯然兩方不只是湊巧目標一致,而是有預謀的結盟。

“老了”王方慶搖了搖花白的頭顱,易地而處,若是他有權策這種遊離在外的助力,自當是籠絡為上,動不動就刀劍相向,是何等路數?莫不是權右相有甚隱秘癖好,越打越親?

王方慶在進入長生殿之前,整了整衣冠,閉緊了嘴巴,打定主意,三緘其口,做個泥胎木塑,一言不發。

“諸卿,權策請辭外藩事權,鄧懷玉請辭鴻臚寺卿,爾等如何看待?”

武后丟擲一問,殿中鴉雀無聲,王方慶驚奇地左顧右盼,實在沒想到,他也會有同道這麼多的一天。

武后見狀,目光掃視群臣,略過獨立一排,站在丹墀第二層上的太子李顯,定在下頭第一位的梁王武三思身上。

“陛下,權右相請辭,雖說是被迫無奈,也當得是順應朝局時勢,然而,如此舉動,卻有敷衍卸責之嫌”武三思臉色頗不好看,權策乾淨利落地決斷,抵消了他最大的籌碼,但是,解去權策的外藩之權,絕不是武三思的最終目的,總要狠狠咬上一口,動搖他的根基才行。

“陛下,臣聞,近日坊間士林物議沸騰,頗多謠傳,以訛傳訛,對權右相大唱讚歌,提及重情義,知進退,忍辱負重云云,而對朝廷不滿,頗多指斥,其中或有權右相操作痕跡,臣請陛下責令徹查,以免朝政為居心不良之人所誤”

武三思的立場鮮明,儼然要窮追猛打。

上官婉兒在側聽著,纖纖玉手握掌成拳,又緩緩鬆開,深深吸氣,維持住情緒平穩,她沒有接到更新的指令,也只能繼續虛與委蛇,維持與武三思和韋氏等人一致的立場,好在權策果斷請辭之後,他們肆意攻擊的靶子,已然消失。

“重情義,知進退,忍辱負重”武后一個詞一個詞地念了一遍,話鋒陡轉,“三思,你且告訴朕,這些議論,哪個詞有差?”

上官婉兒眼波一閃,將武后的心意,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權策聲望高企,行事有度,文治武功,建樹如林,朝堂文武、公卿皇族、文壇清流、士林外藩,眾口一詞,讚譽有加,武后有所忌憚,但也無奈,如她所言,她不可能因手下重臣差事辦得太好而責難他,武三思等人,送上了個似是而非的理由,大加撻伐,武后樂見其成。

但她想看到的,只是敲打權策,讓他跌上一跤,卻並不願動搖朝中格局。

歸根到底,仍舊是一顆求穩之心。

武后的問話,武三思訥訥半晌,離題應對,“陛下,坊間傳言,損傷朝廷威信,既是權右相識得大體,主動請辭,臣以為,不妨加恩允准,成全他一番苦心”

“唔,你們以為呢?”武后點了點頭,目光移了開去。

權策不在,狄仁傑在第二位,他的眼神很空洞,東宮的作為,再次擊穿了他的底線,與武三思聯手,打壓李氏的外戚和最大支援力量,倒行逆施,莫此為甚,心累已極,模糊應道,“臣無異議”

“臣等無異議”後頭一干重臣,都採取了與狄仁傑相同的模糊言辭。

其中,權策的鐵桿同黨,宰相歐陽通的聲音,格外刺耳。

“兒臣無異議”太子李顯和相王李旦同時躬身,回應如出一轍。

“呵,你們倒是心齊”武后臉色卻沉了下來,視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