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7章 手可摘星辰(十七),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權策的桌案上,擺著三份文牘。

分別來自狄仁傑、黃選和無字碑,都是關於安樂公主遇刺一案。

“主人,她想做什麼?”姚佾皺著秀氣的眉頭,覺得很是費解,令她糾結的,自然不會是無字碑的探報,也不是黃選提供的線索證據,而是狄仁傑的選擇題。

權策端起茶杯,卻沒有飲下,氤氳茶香之中,閉目思索。

李裹兒篤定狄仁傑會力保相王李旦,避免李氏皇族再度內鬥,才給出了不求深便求廣的選項,要大規模牽連處置將作監和冬官衙門的綠袍執事官。

如此來看,後者便是她的真實目的,前者只是她脅迫狄仁傑就範的籌碼。

問題來了,將作監和冬官衙門的綠袍官,是眾所周知的苦差事,僅次於都水監和司農寺,他們如何得罪了李裹兒,值得她大張旗鼓地出手收拾?

狄仁傑密信上說的平息憤怒,維護體面之類的說辭,太過膚淺,並不能讓權策相信。

看狄仁傑的口氣,拿捏不定之餘,也有進退維谷的尷尬。

他如果順應了李裹兒,則有枉法之嫌,而且羅織罪名,構陷官員,與酷吏無異,勢必引人詬病,但若是不順著李裹兒,他表面中立實則傾向李氏的立場,便會遭到質疑,身邊聚集的一批中立派系清流官員,難保不會離心。

在權策這裡,還有另外一層制約。

明面上的查案不去說它,謝瑤環的梅花內衛已經向武后稟報了李裹兒遇刺案的內幕,將罪過線索都引向了相王李旦,狄仁傑能不能查出真相,武后並不在意,但如果他的查案方向大轉彎,與武后掌握的訊息嚴重相悖,那麼勢必引來她的強烈關注,狄仁傑也將陷入險境。

“不知道”權策深皺著眉頭,長長吐出一口氣,頗感李裹兒這莫名其妙的一著,難以揣度,更難以應付。

姚佾上前來,將他的頭摟在懷中,為他揉按,輕聲建議道,“既是不曉得她的意圖,不妨就設法改變一下局勢,讓李裹兒的謀算,失去條件”

權策睜開眼睛,抿了抿嘴,“不弄清楚她的意圖,貿然行事,極有可能起到反作用,而且……”

“……狄仁傑才歸心未久,若不能妥當處置此事,難免產生動搖,甚至卻步,不利於日後梳攏人心,雖只是小小一案,政治代價,可能會極為高昂”

姚佾將細嫩的臉頰貼在他的頭上,蹭了蹭,“那要不,便用個拖字訣,暫時不對狄仁傑的請示表態,靜觀其變,查探清楚李裹兒的意圖後,再後發制人?”

權策沉吟下來,舉棋不定。

姚佾見狀,將這三份信件都收了起來,提起另外一樁訊息,“鴻臚寺卿甘元柬很不安分,在神都朝官中間散播謠言……”

“哦?呵呵,除了我嫉賢妒能,不想看他立功之外,有新鮮的麼?”權策索性將方才的為難事丟在一邊,隨意地問道。

“他說你是刻意逼反論欽陵,是為了讓南衙軍衛中的嫡系,李璟和武秉德等人出戰立功,為了私利,不惜犧牲邊民平靜生活,置大周天朝利益於不顧”姚佾噘著嘴巴說,對甘元柬很是憤恨。

“哼哼,他想得太天真了,即便論欽陵真的反叛,我在南衙軍衛的嫡系,也不會得到出征的機會,陛下可還盯著我呢,我的新進士都還……”權策話說一半,戛然而止,他似是摸到了點什麼。

“主人,雖然謠言止於智者,但甘元柬這樣傳播無恥讕言,對主人的聲名,大大有礙,不能不加以防範……”姚佾對甘元柬蒼蠅一般嗡嗡亂叫深惡痛絕。

“呵呵”權策伸手到背後,將姚佾攬到身前,抱在懷中,重重的親了一口,“哈哈,甘元柬嘛,以牙還牙便是,不值當的動氣……聽話,將方才黃選和無字碑的信件拿出來”

姚佾被他突然而來的歡喜和熱情鬧了個大紅臉,聽得他的吩咐,更是不明所以,手腳麻利的將方才收起的信件又擺了出來。

權策細細看了,眯起了眼睛,黃選的訊問供狀,無字碑的暗中探查,都趨於一致,將安樂公主府門匾墜落的線索引向李旦的,有個共同的關鍵節點人物。

將作監右校署典事宇文惺。

權策伸出手指,用指甲在這個名字下頭,刻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就是你了”

長安,成王府。

李千里捋著鬍鬚,哈哈大笑。

“奸佞小兒,封爵上頭貪得無厭,若不是本王洞燭其奸,親自上陣,豁出老命將他攔下,怕是也讓他得逞了去……現在,竟然又覬覦南衙,甘元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