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都乞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9章 瓜熟蒂落(二十六),盛唐破曉,塵都乞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平公主府,水榭邊。
香奴眉頭緊皺。
“主人,還有樁異樣……秋官衙門宋尚書查義興王怪病,梁王那邊,曾多番插手,干擾宋尚書視聽,令他難有線索……近日,奴奴卻發現,他私底下,竟派了快馬出京,去了個御醫的老家,似是也在追查怪病的因由……”
太平公主聽了,也頗感怪異,雙手交叉緊握,時松時緊,這是她思索複雜問題的小習慣,“他這動向,倒是稀奇,像是在幫著裹兒掩蓋真相,但卻又在暗中抓裹兒的罪證,如此反覆,所為何來?”
權策神情淡然,幽幽道,“你們錯了,武三思並無異樣,與相王李旦相比,他的表現,才是正常的”
眾人齊齊看向他,等著他的解釋。
“武三思從始至終,都只有一樣訴求,那便是起復回朝”權策說得輕飄飄,“要起復回朝,任何人的幫助,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根本上,還要得了陛下首肯,才有可能,看穿這一點,便可以明瞭,他明著幫助李裹兒,不過是個幌子,他的真正目的,一直是兩個字……”
“護駕”
“武三思是個聰明人,陛下不欲易儲,態度昭然,東宮諸子,唯一的嫡支正宗李重潤已死……”權策頓了頓,吸了口氣。
李重潤的死,是上官婉兒矯正他的戰略,而採取的必須舉動,他雖有不忍,至今懷愧,卻也只能深藏心底,從大局上來說,上官婉兒無疑是正確的。
“李重福居長,卻已出宮開府,又與二張兄弟纏結,重返正位,道阻且長,李重茂又年幼,難以支撐危局,只剩下李重俊,有文武師傅,居春坊,陛下對他頗有栽培之意,一度為洛陽牧……”
“只要暗中查明李重俊怪病成因,要麼抓住黑手,要麼找到治療藥方,這護駕之功,穩穩落在手中,足可以讓他順利起復,同時,還可交好李重俊,打下長遠基礎,可謂一箭雙鵰”
眾人都聽得入迷,只覺豁然開朗。
太平公主眨巴眨巴眼睛,傲嬌一哼,“這人不要臉皮,卻是在偷師大郎,當初大郎扶保東宮,得了母皇恩賞,他也要來個依樣葫蘆”
“大兄,你方才說,梁王比相王表現正常,何解?”武崇敏求知慾旺盛。
權策拍了拍欄杆,迎著湖風,神清氣爽,“李旦一直在煽風點火,挑撥東宮內鬥,鬧騰得起勁,卻沒有章法,未曾將目的想得通透,即便李裹兒敗北,李重福正位,他能得到什麼?他這些作為,不加掩飾,落在陛下和朝野眼中,他又能得到什麼?”
“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不過一場空”
“他卻是變了,以往在皇位上,都還是個軟和性子,以皇位為苦,眼下退了下來,卻又孜孜以求,盡做些噁心事,這一回,該給他些教訓才好”太平公主面帶追憶之色,有些無奈。
權策笑了笑,沒有回應她。
有武后在,這些人都不是他的對手,武后不在,他沒了顧忌,收拾他們不過反掌之間,但這一局,他要做個沉默的棋手,穩坐釣魚臺,掌控大勢,並不打算下場對付誰,包括李旦在內。
李旦和李裹兒都很重要,兩人一個名不正,一個言不順,卻又偏偏心不甘,情不願,兩人反覆攪和,反覆爭鬥,行徑屢屢打破朝臣底線。
李家的道統名譽就這樣一分分消磨下去,而權策的聲望勢力,也一點點漫過道統的長堤,直到蔓延成海,摧枯拉朽。
“對了,香奴,武三思派人去追蹤的,是哪位御醫的老家?”權策突地回想起這一節,饒有興致地問道。
“是孟州御醫司馬怙”香奴回道。
“孟州?姓司馬?”太平公主一陣驚異,“他與已故的道宗司馬承禎可有干係?”
“奴奴尚未查知,這司馬怙十分低調,除了籍貫姓名,絕少有訊息在外”香奴有些羞愧。
低調神秘,符合陰私人物的特徵,權策追問了句,“這人現在何處?”
“關押在秋官衙門大獄”
“唔?”權策眉毛挑了挑,看了太平公主一眼,不忍她擔心,沒有說什麼。
太初宮,雙曜城,東宮。
李裹兒看著面前跪地請罪的韋汛,愈發豔麗的臉頰上沒有一絲波動,輕啟朱唇,淡漠道,“你不必請罪,事實上,你用一幫倉促招攬的雜牌,做到眼下這個地步,已經超出我的預料太多”
韋汛遲遲沒有抬起頭。
“啪……”有水珠滴落的聲音,落在青玉地磚上,摔碎成很多片。
李裹兒神情微動,雙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