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慈父之心,知心歡,尹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長宜亦是在群臣之中,對於顧長曜被廢、以及孫家的事情,他事先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訊息。 盛意走向顧長宜:“太子殿下,皇上讓您再進去一趟。” “有勞盛大人特意跑這一次了。” 顧長宜和盛意轉身往大殿走去,顧長宜突然說道:“大人做事向來雷厲風行,就不怕自己手底下有什麼冤假錯案嗎?” “太子覺得微臣做錯了嗎?” “謀逆之事事關全族命運,尤其孫家還是太祖皇帝親封的永安侯,應當三司會審,並非你釗鑰司一堂之言。” “太子殿下到底是在說孫家,還是在說沈家呢?” 當年沈家出事,顧長宜還沒有如此得勢,自然不敢在盛意麵前說這番話,但現在的顧長宜敢,所以他也是為當年的沈家鳴不平。 “沈家和孫家,有什麼區別嗎?” 顧長宜先入為主,他相信沈家和孫家的無辜,所以即便鐵證如山,顧長宜還是覺得他們冤枉。 說到底,還是因為顧長宜不喜盛意。 “那太子殿下跟那些欺軟怕硬之徒有什麼區別嗎?” 盛意的這句話激怒了顧長宜:“盛大人,你什麼意思?” “太子殿下若是光明磊落之人,為何當年沈家出事之時不敢出面呢?這幾年的時間,殿下若是有心,總能找出沈家冤枉的證據,你找不到,卻又不相信微臣查出來的證據,太子殿下是不是太過於閉目塞耳了? 今日孫家也是,殿下若是不信,為何不在皇上面前為孫家鳴冤呢?只敢在無人之時跟微臣說這些話,是不是太無能了?” 這是第一次有人說自己無能,顧長宜想要反駁,兩人恰好走到了大殿面前,盛意停下了腳步,看向顧長宜:“太子殿下,等會兒您還要面見皇上,大可以讓微臣看看您有多麼的公平正義?” 說完這句話,盛意先邁步走了進去,顧長宜心中不忿,但還是抬腳走了進去。 “太子,方才朕忘記說,孫家的事情朕雖然下了令,諸多事宜還是你去辦。” 顧衍這是有意在抬舉顧長宜,這樁謀逆案由顧長宜去辦,對他來說,有利無害,畢竟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查清楚了,顧長宜不必再費什麼心思。 盛意聽著顧衍的話,在心中感嘆了一句,顧衍對自己的兒子確實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同時,盛意也很好奇,顧長宜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顧長宜自然明白父皇這麼吩咐的緣由,自己若是在這個時候請求重新徹查孫家之案,定然會惹得父皇不喜,從而失去這個鞏固自己太子之位的機會。 而且,孫家未必無辜,自己很有可能什麼都查不出來。 “兒臣遵旨。”顧長宜很快就做出了選擇,他說完這句話,抬眼就對上了盛意似笑非笑的眼神,從中,顧長宜讀出了幾分促狹之意。 在進殿之前,顧長宜說的信誓旦旦,如今卻毫不猶豫地應下了顧衍的吩咐,簡直是在打自己的臉。 “既然如此,那你就先行回京處理相關事宜,莫要再耽擱。”顧衍說道。 “是。”顧長宜幾乎是逃避般地離開了,毫無疑問,他心虛了。 看著顧長宜有些倉皇離去的背影,顧衍不解:“他這是怎麼了?” 盛意沒有直接顧衍的話,而是詢問道:“皇上,為何沈家和孫家的案子,您沒有讓太子殿下參與呢?” 顧衍看向盛意,語氣喜怒不明:“你覺得應該讓太子殿下參與嗎?” “臣知道皇上您最為看重太子,既然看重,就更要歷練。” “你倒是通透,可沈家和孫家,一個是定國公,一個是永安侯,他如今到底只是太子,若是動了太祖親封的公侯之家,太子之位還能坐的穩嗎?” 所以沈家的事情,顧衍沒有讓顧長宜插手。 孫家的事情,前面都是盛意去處理,只讓顧長宜收尾,將來說起來,也能算得上是太子的功績。而且此事並非是顧長宜親自查出來的,各大世家也不會敵對太子,只會怨恨釗鑰司。 後面的這些話,顧衍沒有說出來,但盛意都明白。 不過顧衍並不擔心盛意明白這些事情,釗鑰司的存在,就是帝王手中的一把刀,替主子吸引群臣的敵意,不就是他應該做的嗎? 許久之前就明白了這件事,盛意心中並沒有什麼波瀾。 只是嘆息顧衍一片慈父之心,他想要在自己退位之前,剷除那些公侯世家的勢力,太子上位之後便不會再處處受制。 可太子,能擔得起這份責任嗎? 隨行避暑的官員及其家眷依舊要待到結束,只有太子提前回京處理孫家的事情。 在臨漳行宮裡待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煎熬。 這對雲家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雲淮刺殺陸沅知的事情,現在各家人對雲家人都十分忌憚。 雲淮因為陸沅知和雲旎之間有齟齬,就刺殺陸沅知,那他日自己家中的人與雲家之人發生齟齬,是不是也會死的不明不白? 原來雲家是有意低調,不與其他世家交際,但其他家的人見了都會有幾分敬重。 如今,不管是誰遇到了雲家的人,第一反應都是避開,這讓雲家的人都十分難受。 如此一來,雲旎的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