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陳留危矣,華雄的醬油三國,醉花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張任拿下小沛城之時,從淮南出兵的孫堅將軍,也已經率領著龐大的船隊,航行在了北上下邳的海岸線上。
他此次,可是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僅憑淮南一地,肯定是不可能有這麼多兵馬的。
其中有一半的兵力,都來自於江東。
吳國如今雖然是孫邵當家,但是大權其實都在吳國太手裡。
孫堅,想要讓吳國在此次軍事行動中好好表現一把,吳國太當然是不遺餘力支援了。
再說了,前番劉備大軍兵犯江東,多麼猖狂多麼欺負人啊!
若不是華雄仗義援手,恐怕江東,那時候就亡國了也說不定哈!
這次,既是在新主子面前掙掙表現,又是了結宿怨、報仇雪恨。
江東軍上下皆無牴觸情緒,底層士卒與民眾最是深有同感。
兩國多年來屢次開戰,他們的親人與故舊,好多人都喪生在了亂戰之中。
因此,他們對新漢只有惡感,完全沒有好感。
能有機會跟著強盛的華夏,去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他們自然樂意。
龐大的船隊沿淮河入海,雖然海上風浪較大,但是幾年之前,華雄就開始著手開發出來了,能抵禦較大風浪的海船。
所以,孫堅的船隊並未像其它商船隊一樣,損毀率巨大。
入海幾天以來,由於他們是沿著海岸線航行,故而非常安全。
孫堅意氣風發的傲立船頭,呂蒙、太史慈、周泰、潘璋等將緊隨身側。
海風呼嘯,吹的戰船之上的旌旗獵獵作響,也將這一行人的衣裳吹得,袍帶當風、發須飄揚。
這時,虞翻從船艙之中走了出來,行至孫堅身側,施禮之後說道:“大將軍!我們是在琅琊靠岸?還是在東海靠岸?前方已經不遠了!”
孫堅沉吟片刻道:“此番我們兵力充足,我意從兩地分別登陸,你們看可行否?”
呂蒙率先應道:“我覺得可行,分頭行動較為穩妥,也避免了港口擁擠。”
虞翻也介面道:“分頭出擊,可以令徐州守軍顧此失彼,確實更為穩妥!”
其他幾人也紛紛出言附和:“不錯!我們兵力充足理應分而擊之!”
“兩地出擊,讓本就兵力緊張的徐州雪上加霜,必有奇效!”
“哈哈哈!咱們兵多將廣就是好!哎呀!好多年沒有打過這樣的富裕仗了!”
“是啊!這回終於也輪到咱們欺負人啦!”
孫堅聽他們說的開心,不禁也開懷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揚眉吐氣啊!新漢此番也著實夠嗆的!
不但三面被襲擊,而且主力大軍還在外攻魏!
真真的是,合了主公那句話了,不作死就不會死!怪只怪那諸葛村夫太能做!”
眾將皆笑。
笑罷,虞翻又問道:“該如何分兵,還請大將軍示下?”
孫堅聞言,便笑著說道:“這樣吧!另一路就由子明與子義率領,分兵七萬攻擊東海。”
呂蒙與太史慈出班抱拳領命之後,匆匆忙忙去準備分兵事宜了。
華夏幾路大軍氣勢洶洶攻擊新漢之時,諸葛亮仍然在同司馬懿進行著膠著的拉鋸戰。
陳留城經過了近一個月的不停攻擊,填進去了幾萬人馬,眼看著就要大功告成了。
諸葛亮,心頭的陰霾也總算是快要散去了。
正當他心情大好之時,探馬突然來報。
“啟稟丞相!華夏軍約十萬兵馬,已經在古柏口安營紮寨!”
“什麼?華雄小人!端的是奸滑無比!不用理會,待攻下陳留再做應對!只要再攻下濮陽,我們與北海郡的道路就算是打通了!想扼住我的糧道咽喉!他華雄休想!”
諸葛亮的好心情,看來並未受此影響,他繼續做著他的清秋大夢。
次日,又是一整天的攻城戰,陳留城頭,好似連滾石擂木都即將告急了,箭矢似乎也沒有多少了。
每次反擊的箭雨,都變得稀稀拉拉起來。
顯然是在節省箭矢。
諸葛亮越來越篤定,破城就在這一兩日。
可是,就在這時,一名風塵僕僕計程車卒,連滾帶爬的來報。
“啟稟丞相!大事不好了!小沛失守!張苞將軍退走下邳!”
“什麼?兩萬多兵馬竟然這麼快就敗了?還丟了小沛!真是廢物!還什麼軍中棟樑?狗屁!簡直就是紈絝子弟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