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圖謀上庸郡,華雄的醬油三國,醉花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熊也不再繞彎子,直視著高則說道:“本都督欲為汝等重尋一處安身立命之所,不知汝意下如何?”

高則鄭重答道:“則,蒙都督看中,依為心腹,一切但憑都督做主。”

華熊道:“吾欲將汜水關五千士卒,帶望荊州上庸郡,汝可願相助?”

高則疑惑道:“都督就近尋一堅城豈非更好?料想五千士卒亦能攻克吧!”

華熊道:“堅城、大城,目標太顯,費力得來,守之不易,徒增士卒傷亡,反不如不顯山不露水的上庸適合我等。”

高則點頭沉思半晌,道:“都督的心思吾明白了!屬下這便下去籌謀。”

華熊又慎重叮囑他一番,便揮手放其去了。

半月之後,華熊收到軍報,十八路討董聯軍,分出八路朝著虎牢關殺去。

而後幾日,汜水關十路聯軍,造好了攻城器械,開始了攻城。

雙方士卒互有傷亡,相較而言守關一方還是佔些優勢的。

就這樣又拖延了幾日,傳來了虎牢關失守,董卓遷洛陽之民入長安,並欲放火燒燬宮室的訊息。

華熊命人在守關士卒之中,將此訊息四處散播。

就在汜水關士卒,陷入恐慌之時,祖茂、潘鳳、俞涉陸續趕來,雖然三人已經不是原來的樣貌,但是一報上姓名,華熊心中立即明瞭。

告知眾士卒,三人是董太師派來接任的別部司馬之後,三人就各領一部兵馬,準備著朝荊州轉進事宜。

得知,已經成為孤軍之後的眾士卒,對轉進荊州再無異議。

於是,華熊清點士卒,將其分成五部。

祖茂、潘鳳、俞涉,各領一部,每部兵馬一千。

他自領一部,也是一千人馬,剩下的老弱約七百人,組建為錙重營,由高則統領。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率眾放棄汜水關,繞過許昌,斜插宛城邊緣,朝著上庸郡急行。

待行到,竹山縣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之時,上庸郡已經遙遙在望了。

此時的上庸郡,轄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五縣,郡治是上庸城,正處於五縣中部。

上次,華熊也經透過查詢系統得知,上庸太守是鄧義,郡都尉是王威,城門司馬是宋忠。

聽著守城官這個名字,他就有種無往而不利的預感。

這貨這名字,真是令人無語啊!簡直與華熊有得一拼!

華熊命士卒先在渚水岸邊紮營休整,再命潘鳳、俞涉,挑選機敏敢戰之士卒,扮作流民或商販,先一步混入上庸城中,待到攻城戰開始之時,尋機裡應外合賺取城池。

二將應諾之後,當即分頭準備。

待二將帶人出發之後,華熊休整一日,命士卒養精蓄銳。

次日,五更造飯,收拾停當,拔營渡河,直奔上庸城而去。

待至城下,華熊一看城門緊閉,城頭之上旌旗林立,兵卒嚴陣以待,應該是早已探得了己方動向。

粗略一看,也不知道城中兵力多寡,長途奔襲而來,亦無攻城器械,華熊便命士卒伐竹、伐木,製作簡易攻城梯,準備攻城事宜。

這時,城頭之上一員頂盔摜甲的武將,扯著嗓子大喊道:“汝等是何處兵卒?為何到吾荊州地界攻掠?若不速速退去,劉使君大軍一到,必教爾等插翅難逃!”

華熊也懶得理會於他,只是帶著親兵四下裡檢視。

但見這上庸城,修建的是中規中矩,城高壕深,又引漢水環城一週形成河流,河寬約四五丈,僅四座吊橋連通東南西北四門。

想要強攻,還真是不易,華熊不由得躊躇起來。

正在苦思對策之時,探馬來報:“啟稟都督!南邊十里處一彪人馬正在趕來,粗略估計約有兩千之數。”

華熊點點頭,道:“知道了!繼續再探!”

這個時期,一個郡的總兵力一般在兩萬左右,大郡可能會多一些,小郡也可能會少一些。

這上庸郡只下轄五縣,應該算是小郡中的小郡。

因此,依照常理而言,總兵力應該不到兩萬。

南方十里處,出現的這支人馬,應該就是離此最近,趕來救援的一縣之兵了。

既然強攻城池行不通,那就索性來個圍點打援,先集中優勢兵力,一口吃掉這兩千兵馬再說。

計議已定,他便迅速集結所有兵馬,朝著敵來方向迎去。

堪堪走了五里,在一處山坳裡就與敵軍碰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