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
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部分,(紅樓同人)紅樓之四爺在上,低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育也差不多了,到時候再成親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不讓胤禛給弘旻指婚,在去年大選的時候,黛玉就“生了一場大病”,然後讓靈真師太來說了一番此屆秀女和黛玉相沖的話,胤禛便把那一屆秀女全部都指了出去,甚至宗室也沒進一個。
胤禛的那番舉措也讓黛玉深深的感動。
胤禛不是那種愛美人勝過江山的人,自然是不會為了黛玉這一個原因就進行南巡,皇帝出行,一路上的花費可是不小,胤禛是個厲行節約的皇帝,自然不會亂花銀子。
此次南巡,胤禛一是為了巡視河工。自從大清採用水泥來修築堤壩,已經有二十來年的時間,胤禛想要看看這些防洪工事的情況。
第二是為了整治漕運。因為海運比之漕運有著許多的優勢,大清已經在慢慢的以海運代替漕運。但是漕運一事養活了無數的人,如果要一股腦的取締漕運,怕是有很大一批人要餓死。百姓們要是活不下去了,恐怕就會受人挑唆造反,這對於社會的穩定是沒有益處的。
事實上,現在漕運就已經被海運抵制得萎縮了不少,許多漕運上的工人已經是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頭。胤禛希望透過這次南巡,實際瞭解漕運的現狀,以便能夠拿出一項比較好的舉措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是為了重新審視商人地位。胤禛瞭解到大清很多商人在走出大清、走入大海之後,獲得了鉅額的財富,這些財富的額度讓瞭解到一些皮毛的胤禛都感到了害怕。
在大清,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重農抑商的思想非常的嚴重,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原本胤禛也不怎麼擔心,商人再有錢,那也不能和國家機器對抗。然而,如今的商人卻是走出了國門,西夷國家正在經歷一個新興階層的興起,那個新貴階層就是在遠洋航海貿易中獲得鉅額利潤的那批人。
胤禛也擔心,擔心大清的商人也像他們那樣要求獲得政治地位。於是胤禛準備未雨綢繆,先勘察一下江南的社會風氣,以及商人們的思想轉變情況,再決定如何應對。
第四就是為了八旗改革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在第三條之上,社會財富如果更多的集中在漢人手中,胤禛很擔心。
八旗子弟如今年滿十六的必須要參軍三年,所有人都不能例外。透過這個政策,八旗子弟現在的精氣神已經比康熙年間要好上許多。可是僅僅這樣是不行的,畢竟不是所有的八旗子弟都能留在軍中效力的,也不是所有的八旗子弟都能入朝為官的。那麼剩下的那些到頭來豈不是依然要無所事事?
胤禛覺得經商可能會是一個出路。如果不讓八旗子弟經商,那麼他們在面對漢人的時候,如何能擁有自尊心?漢人在面對毫無建樹的八旗子弟之時,恐怕也不會有多少敬畏之心。
如果漢人對滿人失去敬畏之心,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漢人本來就比滿人要多得多,若是連敬畏之心都沒了,恐怕就離造反不遠了。
胤禛雖然明白,朝代更替乃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不可能有萬萬年不變的朝代。可是,身為掌權者,他還是希望大清能夠傳承更長的時間。
“皇上,風大。”黛玉拿著一件披風給胤禛繫上,四月的天氣還有些涼意,船頭風又大,可別著了涼。
胤禛握住黛玉的手,“坐船坐累了吧?估計再有一個時辰就能到江寧了,到江寧多歇兩天,讓你好好緩緩。”
黛玉笑著搖搖頭,“我不累。”她頓了一下,道:“我外祖家有幾個表妹、表嫂在江寧,也是多年未見了,我想去看看他們。”
對於賈家胤禛還是有印象的,他皺眉道:“見她們可以,讓奴才宣到行宮來見吧,你就不要過去了。”
黛玉點點頭,“好的,都聽皇上的。”
胤禛笑著捏了捏她的手。
不到一個時辰,船隊就到了江寧,無數的百姓在江寧官員和鄉紳的帶領下,在碼頭跪迎聖上。相比起官員們來說,百姓們對雍正皇帝更加的愛戴。
胤禛上位以來,不管是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還是忠誠貪腐官員,都讓百姓們覺得大快人心。相比起康熙年代的減免稅賦,胤禛這種一視同仁的舉措更得民心。許多時候,地位上的平等比之經濟上的利益更讓人感動。
黛玉看著百姓們向胤禛誠心誠意的跪拜,那種氣場竟然讓黛玉的心境也有些波動。黛玉滿眼柔情的注視著胤禛的背影,這就是她的男人,讓她驕傲,讓她崇敬。
在百官的簇擁下進入了行宮,黛玉就和胤禛分開了,胤禛要召見官員、鄉紳和百姓,她也要召見誥命夫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