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
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部分,(紅樓同人)紅樓之四爺在上,低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其中的商機,每年往返在天賜大陸和大清本土之間,將天賜大陸上特殊的或者是廉價的物產運到大清本土來高價販賣,賺取了不少的利潤。
這樣的事情當然是給天賜大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促動的,可是這些權貴家族和大商行們到底還是守舊的,發現了好東西自然是不願意和別人共享,所以,這些商機只成為了他們牟利的工具,對天賜大陸的開發所起到的作用很小。
在胤禟離京之前,林如海和他交談了很久,將許多先進而又開明的思想傳授給他,更重要的是教他從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來看待問題。胤禟也確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胤禟去了天賜大陸,就讓人彙集整理了天賜大陸有價值的物產資料,又派人進行更加詳細的考察,尋找更多有價值的資源。之後,他把這些資料整理好,派人將這些資料和實物帶回大清本土,在各個省府進行宣傳。
天賜大陸的好處至今還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裡,有更多的中低階層的商人雖然知道天賜大陸的存在,但是航線什麼的卻是完全不清楚。要知道,遠渡重洋沒有具體的航線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人財兩失。而那些掌控著天賜大陸航海圖的人,又如何願意把這個財路和別人共享。
這一次胤禟的所作所為卻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只要願意帶上一百個奴僕前往天賜大陸定居的,就無償發給航海圖和天賜大陸上面的物產分佈圖,如果個人實力不夠的,還可以和別人一起“組團”獲得一張航海圖。
這個想法胤禟詳細的寫了一份摺子遞給胤禛,經過朝廷一個多月的論證在最終在胤禛的強勢拍板下透過的。主要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願意將天賜大陸的利益分潤出來,因此百般阻撓,更以天賜大陸是滿洲最後的退路為藉口,阻止漢人進入。
不過這一點胤禟早就想到了,他提出,作為航海圖條件的一百個遷往天賜大陸定居的奴僕,在天賜大陸生活五年之後就可以除去原來的奴籍,列入八旗包衣。這是朝廷強制規定的,他們原本的主子不得有任何異議。
只要是被劃入了八旗包衣,那麼就是滿洲人的奴才了,對奴才是不用防備的。
選擇將奴僕劃入包衣,一是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是奴才,身上已經有了奴性,再把他們化作包衣,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甚至從普通的奴才變成包衣奴才,在大清來說都是一種身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他們進入包衣籍之後,朝廷還會給予那一百個奴僕每人五畝良田、十畝山地。他們只會對朝廷感激,不會有什麼逆反的心理。
甚至胤禟還在秘折中提出,在那些奴才成為包衣奴才之後,在天賜大陸耕耘二十年以上的,將在其中選擇優秀的人才提拔入漢軍旗,將這些人裡面的優秀人才慢慢的轉變為滿人。
胤禛看到了其中的好處,強勢透過了這一新條例。
倒是胤禟另外一個想法被暫時壓了下來。胤禟提出,如果有旗人願意前往天賜大陸定居的,每人給予一頃兩天,兩頃山地,並且允許他們經商。
現在大清的祖制是旗人不許經商。雖然許多權貴家族都是陽奉陰違,讓門下奴才出面經營他們的產業,但是當胤禟提出來允許旗人經商的這一條的時候,卻是大部分的滿大臣都予以嚴厲的反對。
在他們看來,士農工商,商人是漢人眼中最低賤的人,而他們滿人應該是最為高貴的,豈能做那些連漢人也歧視的事情?他們寧願讓很多的旗人每個月只領著朝廷很少的一點補貼,過得比許多漢人還貧窮落寞,也不願讓他們出去賺錢,自己養活自己,過上穿金戴銀的生活……r1148
☆、第580章 封郡王
沒過幾日,胤禟便回到了京城,去輔京三年,也是時候回來述職了。
在他回京當日,胤禛便接見了他,兩人談話之時屏退了奴才,沒人知道他們談論了些什麼。
見過胤禛,胤禟才回家去,府裡的女人們眼巴巴的等著他回來。在這個時代,家中沒有男人撐門戶,哪怕是胤禟這樣的皇子府上,日子也有些難過。好在宜妃和胤祺平日裡頗多照顧,倒也沒讓他們這些婦孺受什麼欺辱。
“爺,您可算是回來了……”董鄂氏一句話沒說完,就已經哽咽起來,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胤禟平時在府裡的時候,也不見對她有多寵愛,不過到底有他在,她心裡才覺著安穩,這三年,她沒睡過一天的好覺,就怕胤禟這一去就回不來了。
當初胤禟和胤禩交好之時,董鄂氏和八福晉走得也很近,對於他們做的一些事也隱約有些瞭解的。新皇登基,局勢穩定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