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部分,重生之高中時代,朝令夕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透過以上這五關,並在半年後作基因檢查,在患者體內發現供髓者的基因表達,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臟器檢查正常、無明顯症狀,才算真正成功。
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艙後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後都有可能出現復發的情況。這與患者病情型別、機體臟器功能、自身免疫反應、移植過程的併發症及供髓者與患者的基因位點匹配相符率、移植醫院的綜合水平又有相當關係。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採集骨髓或幹細胞的方法:幹細胞可以從供體的骨髓或外周血中採集。如果是做自體移植,那麼將對您本人預先進行幹細胞動員和採集並儲存。
第一步,收集骨髓:用細針從供體髂骨部位抽取骨髓,這些富含幹細胞的骨髓將被貯存起來以備移植。採集過程中,供體處於麻醉狀態下,不會感到痛苦。
第二步,採集外周血幹細胞:外周血中也存在幹細胞,但數量相對較少,需要用一些細胞因子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藥物來增加外周血中幹細胞的數量。當幹細胞數量足夠多後,就可以透過血細胞分離術進行採集。血液透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後,幹細胞被分離出來,而其餘血液回輸給供體。採集到的幹細胞也將貯存到移植時。一次分離需要3-4小時,為了採集到足夠數量的幹細胞,通常需要進行1-3次分離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