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章 大年英雄救美,我在古代發財了,許多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大年一行三人一路走走停停,看了不少的鋪子和作坊。 要麼就是鋪子合適,找不到作坊。 要麼就是作坊找到了,鋪面沒有合心意的。 再要麼就是什麼都有,但價格不合適。 好不容易才選中了還算是滿意的地方,在衙門裡辦好了一應手續拿著鑰匙剛上路沒兩日,卻遇到了不平事。 大年帶著兩個護衛一路往北,想著趕快回家去,家裡正是忙的時候,他回去了,他小舅外公他們也能輕快些。 誰知在一處涼棚下歇腳喝茶時,竟遇到了主僕二人被人調戲。 姜榆經常耳提面命的告誡過大年,讓他出門在外不要多管閒事。 奈何,當時涼棚裡除了一對四五十歲的夫婦帶著一個小孫子在經營涼棚生意,就他們跟那對主僕二人。 那主僕兩人,主子是個年輕的姑娘帶著紗帽,僕人是個十六七歲的丫頭,被日頭曬的黑紅黑紅的。 本來也沒什麼,大年一行人不併沒有太留意隔壁桌的兩位姑娘,想著喝口茶,讓牲口歇歇腳就趕快趕路。 可當地富戶家的少爺去莊子上巡查的時候,卻注意到了那戴著紗帽的姑娘。 進了涼棚就言語試探,後見那兩位姑娘跟大年一行人並不是一夥的,便開始言語挑弄,動手動腳。 兩位姑娘嚇的花容失色...... 等在涼棚外的車伕和店家前來勸阻,被那少爺的隨從給打了。 結果的結果就是大年英雄救美了唄。 當然了大年只是動動嘴皮子,動手的是那兩個護衛。 大年救下了姑娘後,禮貌性的詢問了一番,最後巧合的是那姑娘竟跟他們是同路,是要去漢口縣尋親人的。 大年,“......” 兩名侍衛,“.....” 後來大年鬼使神差的竟跟那姑娘同行了,此時離漢口縣大概也就剩下了三五日的路程。 此時也就是姜榆不在,若是在一定會指著大年罵道,“你小子書沒讀過兩本,竟然學人家憐香惜玉,老孃我囑咐你的話你是全忘記了是不是?” 彼時的牛頭村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姜梧推門從外面進來,後面是背藥箱的大夫。 前幾日家裡收到了姜老漢被封為漢亭郡的聖旨。 村裡的族親百姓都來恭賀,姜梧也是高興的。 誰知等送走了鄉親們,姜老漢就病倒了。 看著老兩口面上的愁容,姜梧反應再遲鈍這時候也知道老兩口這是有事瞞他。 多次詢問後,郭氏沒辦法只能把姜榆的身份告訴了姜梧。 原來老兩口多思多慮,以為皇帝賜下來的這個封號,是姜榆為他們求來看,用來償還老兩口對她的養育之恩的,以後就不認他們這對爹孃了。 姜梧不知他爹孃心裡竟還藏了一個如此之大的秘密,震驚之餘心裡也是忐忑。 不過還是勸道,“爹孃,我姐是啥樣的人別人不知道你們還不知道,她都快四十歲了,就沒離開過你們多長時間。” “這次去江南也是為了生意上的事,她怎麼會不要你們,新來的縣太爺已經給我說了,給爹的這個封賞確實是我姐求來的,不過可不是您二位想的那樣,是因為我姐出息種出了白玉薯.....” 姜梧勸的再多,姜老漢這個視女如命的老漢還是因多憂多慮而病倒了。 幸虧郭氏覺淺早早的就發覺了不對,給姜老漢吃了些村裡人常備的退熱草藥,等天一亮才讓姜梧去請了大夫來。 兩個堂哥見姜梧和姜老漢都沒有去田裡,擔心家裡出事,也趕了牛車急急忙忙的前來檢視。 大夫給姜老漢診斷過後,也說他是因為思考慮過重而引起的病症。 開導了一番後,姜梧就送他回鎮上抓藥了。 “二叔,啥事讓您上這麼大的火啊,田裡有阿梧和我們哥倆,還有下面那幾個小子,再不濟咱就多僱些長工,您幹嘛要上火,這身體不是自己的啊!”大堂哥姜樹忍不住抱怨。 “二叔可是想阿榆妹子,她應該快回來了,現在身邊有王爺護著定不會有事,二叔,您到底咋了?還是家裡遇到啥難事了?您倒是給我和我大哥說啊。”二堂兄看著氣色萎黃的姜老漢也很是擔心。 姜老漢想說什麼,張口卻是悶咳...... 郭氏趕緊端起床榻前的溫水給餵給老頭子,一面讓他喝,一面給他順背。 還沒忘記替老頭子回話,“你叔就是覺得以前這個時候,阿榆姐弟倆還有那幾個孩子都在跟前晃,家裡熱鬧的緊,這冷不丁的就阿梧一個晃來晃去的,你叔心裡就不得勁了!” 郭氏並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姜榆不是她親生的孩子。 她怕外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這一家,怕別人在背地裡嚼舌根,更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在她的心裡姜榆就是她親生的孩子。 兩個堂哥聽後瞭然,知道了問題的關鍵,也開始勸解姜老漢,“二叔,你不是一向挺豁達的嗎,咋還為這點小事就病倒了呢。” “用不了兩個月阿梧兄弟就成親了,到時候家裡還愁人丁不興旺,再說了阿榆妹子這都離開好幾個月了,說不定現在正和王爺一塊往回趕呢,您可要想開些,若是阿榆知道您想她想的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