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章 看莊子,我在古代發財了,許多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出了城門。 第一站來到了位於城北六里外的一個莊子。 這個莊子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海棠裡,也就是海棠莊的意思。 來的路上劉班頭已經解釋過了,說這個海棠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莊子裡有兩棵二十幾年的海棠樹,據說還是這個莊子的前主人,也就是在洪家之前的莊子主人種下的。 姜榆對這個莊子多了些許的期待。 因為她最喜歡個的花就是海棠花,雖然海棠花的花語不如牡丹富貴,蘭花高潔,但姜榆就是莫名的喜歡。 海棠裡這個莊子地契上注的是一百一十畝良田,三十畝水田,兩方池塘,十幾畝的果園,房屋若干。 “這地不錯啊,門前竟然還有條河。”姜老漢感嘆道。 姜榆是最後下的馬上,映入眼簾的景色確實不錯,小河有五六米寬,上面坐落著一座木橋,橋面可同時容兩輛馬車並排透過,還挺寬敞,再遠處就是莊自的前院了,雖然看著破敗了些,可在姜榆看來還挺有意境的,很有一方庭院深幽處,半卷閒書一壺茶的味道。 “諸位小心腳下。”劉班頭提醒大家。 大年扶著姜榆跨過木橋,劉班頭已經先一步推開了有些斑駁的院門。 姜榆疑惑這院子怎麼沒有上鎖,不過她也沒問出口,反正來都來了,看看不就知道了。 幾人竊竊私語,進了院子後開始議論裡面房屋的結構。 前面主院房屋都不是青磚瓦房,而是些木結構加磚瓦混建而成,一般農戶人家寧願用泥坯建房,也是不考慮這種建築方式的,這種建築方式一則冬天冷,夏天熱,二則就是不防火。 姜榆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前院的兩棵海棠樹上,兩棵樹處在前院的正中,相隔了有六七米,枝幹很粗,一看就是有些年頭了,就是不知道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花。 前院的七八間房屋都上了鎖,幾人也就沿著一丈多寬的青石板路去了後院。 後院有搭建結實的糧倉、庫房、灶房、雜物間、還有四間泥坯房。 姜榆想進去看看那四間泥坯房裡面放的是什麼,被劉班頭攔住了,“夫人不可,這裡面有人,夫人進去恐怕不方便,還是稍等片刻,裡面的人應該聽到動靜了,馬上就會出來。 姜榆等人不解,對視了兩眼,就在這時,一個頭發蓬亂,面板蠟黃的矮個子男孩推開了還算厚實的木門,“是新東家來了嗎?”那人啞著嗓子問道人也已經出了房門。 姜榆等人這才看到這人大冬天的竟然就只穿了件打補丁的單衣,穿了一雙露出腳面的草鞋。 這人才剛站到外面,人就已經凍得上下牙直打架了。 “他是?”姜榆指著那人問劉班頭。 劉班頭道,“這個莊子原來的管事一家都被罰去做苦役了,還留下的人應是身契還在這個莊子上掛名的下人。” 出來的人看到劉班頭穿著衙役服飾,恭敬回到,“這位大人說的對,賤民名叫豬糞,除了賤民這屋裡大大小小加起來還有十八個人,他們都衣不蔽體,不敢出來汙了大人跟諸位貴人的眼,還望贖罪。” 劉班頭解釋道,“他們應該是洪家誆騙買來的流民,洪家為了省下給這些人辦理奴籍的費用,就把這些人的戶籍都落到了海棠裡這個莊子上,說實話,他們就跟這個莊子上的一塊地,一棵樹沒有分別,待遇連奴才還不如,這不,冬天不用幹活,洪家連件冬衣也不給他們準備.....” 姜榆震驚,她不知道這個社會的最底層竟然可以黑暗到如此地步。 姜老漢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看著一個跟自己兒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哆嗦成團,就趕緊把自己的羊皮襖脫下來,給那人披上了。 “賤民不敢.....賤民身上不乾淨,別弄髒了貴人的衣服。”那人惶恐。 “衣服給你了,穿著就是。”姜老漢給他裹緊。 “行了,你先回去吧,我們還要去後面看看田地。”劉班頭見多了這樣的人,剛才見姜老漢善舉,對姜家的人也更有了好感。 繞過後院還有一扇門,出了這扇門就是田地果園等,不過現在被積雪覆蓋,看不出什麼。 劉班頭道,“田裡現在還種著莊稼,依制,田裡的這一茬收成,買下莊子的人要交給官府七成,餘下的三成買莊子的新主人自行安排。” 幾人聽到眼睛都亮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 ...... 從海棠裡看完,又去看了另外三處莊子,和八九十畝田地。 這一圈下來再回到縣城天都黑了,若不是有劉班頭跟著,他們都進不了城。 原本打算今天就把過戶手續都辦好的,現在也耽擱了,只能明天一早再辦了。 兩輛馬車進城後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榆晚居。 劉幫頭跟著跑了一天,中午連頓熱乎飯都沒吃上,晚上不請人吃頓火鍋怎麼也說不過去。 飯後,鋪子裡的客人也走的差不多了。 姜榆等人這才回到了家裡。 今天太晚,明日一早還要去衙門,姜榆就沒讓幾人回村,都跟著姜榆回了家,反正都是大男人,跟大年,姜梧,大暑還有五福擠擠都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