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章 爛桃花,我在古代發財了,許多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院子裡,姜榆從懷裡拿出兩張畫好的圖紙。 一張姜榆給了美玉,囑咐道,“美玉,這張紙你跟小云去了榆記後交給秋子,讓秋子去鐵匠鋪讓鐵匠鋪的人儘快打造出來。” “是,夫人,奴婢這就去。” 剩下的那張姜榆遞給了初一,“你先陪著五福去私塾,然後拿著這張紙去海棠裡交給老王,讓他跟兒子先把手頭的農活放一放,按照圖紙的樣子儘快做出來。” “是,夫人,我這就去。” 初一接過圖紙,帶著早就背好書箱的五福很快的出門了。 家裡就剩下了姜榆,大暑,汪氏母子倆,還有周家的。 汪氏抱著雲崢,眼睛紅紅的,大年從來沒出過遠門,汪氏很擔心他。 還有大暑,他雖然沒哭,可心情也沉重的很。 姜榆拍了拍大暑的肩膀,“好了,你大哥他們會平安回來的,都回屋收拾一下,一會送喜報的人就回來了。” 果然,這話說完還沒一刻鐘,縣衙報喜的人就來了。 府試考過後府衙的人來報喜,不會像是中了秀才似的敲鑼打鼓。 但附近的鄰居們也都知道了。 都跟著衙役進門恭賀,說要沾沾喜氣。 周家的把早就準備好的紅封給了特來報喜的兩個衙役。 他們接過紅封高高興興的又去了下一家。 姜榆在跟鄰居們寒暄著。 這也是她搬來槐安巷第一次跟鄰居們說這麼多的話。 而此時,一個訊息也從私塾附近擴散開來。 那就是私塾的顧秀才要續娶了。 顧秀才在漢口縣還是很有名的。 人長的不錯,又知禮,溫文爾雅,最重要的還是個秀才老爺。 頭幾年,縣城裡不少人惦記著能嫁給他當續絃。 然而任媒婆磨破了嘴皮子也沒成。 後來大家就都歇了心思。 今日一早看到從私塾抬出來的聘禮,還有王媒婆也上了裝聘禮的馬車。 大家便知道顧秀才這是要老樹發新芽了。 有那好事的人就問私塾守門的小廝,“我說小哥,給大傢伙說說唄,你家老爺這是看上哪家的閨女了,看著聘禮下的可不輕啊!” 看門的小廝覺得這沒啥不可說了,自己老爺都上門提親了,他若是藏著掖著別人反而要亂猜。 就大大方方的說了,“我家老爺去清平鎮的牛頭村姜家下聘禮了。” “牛頭村的姜家.....”聽熱鬧的人重複著這個地址。 “哎,不知道唉,沒聽說過這個地方,我還以為顧秀才會在咱縣城找呢,咋就找了個村姑呢!” “或許人家姑娘長的好看呢。” 是了,看熱鬧的人都是私塾周圍的鄰居,他們潛意識都認為顧秀才就是再娶,那也是娶個姑娘,因為他們覺得就顧秀才的條件娶個姑娘那也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圍觀的人就有一個知道牛頭村的,“我沒少去牛頭村賣貨,咋就沒聽到過那家跟咱顧秀才相識的。”這個說話的人是個貨郎。 “這牛頭村的姑娘好福氣啊.....” “可不是,就顧秀才的品貌,嫁給他那可不就是等著享福了!” “.....” 私塾守門的小廝看大家誤會了,想上前解釋。 這時人群裡一個好聽的聲音傳來,“哼,什麼姑娘,不過就是個生了三個孩子的下堂婦罷了。” 大家都向著說話的人望去,有人認出這是東邊巷子的烏寡婦,就問道,“烏寡婦,這個不敢亂說,顧秀才怎麼會娶個下堂婦?” “切——你們忘了我鄰居是誰了,怎麼可能亂說,顧秀才要娶的就是榆記的東家榆夫人。也不知道那女人給顧秀才下了啥迷藥。”最後一句話烏寡婦是咬著後槽牙說的,聲音不大,但站在她身邊的幾個人也聽到了。 縣城裡惦記顧秀才的人不少,這烏寡婦就是其中一個。 她今年剛三十歲,模樣身段都不錯,那聲音更是婉轉動聽,丈夫死了七八年了,幸好給她留下了一個兒子,還有一間鋪子。 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可人都是自私的,誰不為自己考慮,所以早就動了再嫁的心思,丈夫死後的第三年她就託媒人打探過顧繡秀才的口風。 當時被拒絕了。 這不她一直就沒死心,到現在還單著呢,去年更是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私塾來認字,也盼望著能有更多的機會跟顧秀才培養出感情。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烏寡婦的兒子上了一年的多學堂,她就跟顧秀才近距離接觸過一回,但還不是單獨接觸,當時在場的還有她兒子和餘童生。 這讓餘寡婦很抓狂。 今早聽到她鄰居,也就是王媒婆要幫著顧秀才去提親,就多打聽了幾句。 王媒婆也沒隱瞞,把顧秀才和姜榆的事都跟她說了。 這讓烏寡婦恨的牙疼,若是顧秀才娶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也認了,可為啥偏偏也是個生過孩子的婦人,還是個生了三個孩子的下堂婦,年齡也比自己大了好幾歲,她哪裡比那個開吃食鋪子的婦人差? 眾人對烏寡婦的話已經相信了七八成。。 見過姜榆的人還是挺多了,沒想到吃瓜還吃到了認識的人身上,這興奮勁啊那就被提了,恨不得把這件事馬上講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