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完善,我在古代發財了,許多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皇家對她的獎賞,她當然得好好挑挑。 以她的認知以及從幫她管理夏瓜的兩位下人那裡瞭解到,種植夏瓜對土質的要求並不是太高,但最好也不要選擇黏土地,黏土地透氣性差,不利於根系作物的生長。 當然了除了考慮到土質問題,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最好不要離莊子太遠,這樣有利於管理。 有了針對性的目標以後,再找起來就簡單多了。 三天後,她就選好地方,把五福送去私塾後就叫上大年一起去了縣衙。 大年發現他已經麻了,他們家這兩年的變化太大,他弟弟原來冒著鼻涕泡跟著他小舅滿村跑的小屁孩,搖身一變都成了舉人老爺,現在新皇吃了他娘種的夏瓜,賞賜他們家土地這件事他很容易就接受了。 大年在縣城走動的比較多,偶爾在大街上還能遇到幾個熟人,人家都熱情的給他打招呼,稱呼他一聲,“姜大爺!” 大年的表現還算讓姜榆滿意,沒有尾巴翹上天的跡象,都客氣又不失禮數的給人寒暄幾句。 竇大人早就等著她了,她不來竇大人也不敢催啊! 見面後寒暄了幾句,她就把自己看好的那片地方給竇大人說了。 竇大人的書房有漢口縣的輿圖,攤開找到了大體的位置。 她選的這裡離海棠裡有五六里,在官道拐彎處的盡頭,位置比較偏,在一個山間的下面圍繞著大概有個六七十畝的黃土地,當然了,這些土地現在還是荒地。 竇大人蹙眉,他沒想到姜榆挑了半天就先了這麼塊土地,“姜夫人,這裡太偏了些,地也不夠大,還是片荒地,要不您再選選,看重那戶的莊子,或者那個村子上的田地都沒問題,下官出面與他們交涉,這是他們的榮譽,定會雙手奉上的。” “多謝竇大人提醒,不用看了,就我選的這片吧,若是竇大人覺得田地太小了,可不可以把後面的這座山化給我。”姜榆指著輿圖上的一個小山丘問道。 竇縣令表情一滯,疑惑的問道,“這山上都是岩石也能種夏瓜?” “竇大人說笑了,這山上當然是不能種夏瓜的,我想著到時候可以在山上養些家禽,再則今年我所得的夏瓜種子並不多,山腳下的這六七十畝田地也用不完,就這已經足夠了。” 見她已經打定了主意就想要這片土地,竇大人也不再相勸,“那好,我這就派人過去做個丈量,連帶著後面的這個荒山都劃給姜夫人,另外下官會找人把這些荒地給開墾出來,保證交到夫人手裡的田地一根雜草都不會有。” 姜榆沒想到這竇大人如此上道,笑道,”那就有勞竇大人費心了!” “姜夫人客氣,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辦完了正事也沒多待,她就帶著大年回了槐安巷,囑咐大年拿些禮品,去拜訪一下原來在顧秀才私塾給啟蒙班授課的餘童生。 據姜榆從五福那打聽到的,自從顧秀才的私塾關閉後,餘童生就回了鄉下的老家,新來的這位舉人老爺新開了私塾後也沒請他過來授課,所以姜榆讓大年去他家裡拜訪一下,問問他願不願意來縣城教牛頭村的幾個小子認字和算數。 “娘,來縣城的人選里正已經定下來了,等過兩日我去接巧雲跟雲崢的時候就把他們一塊帶來,到時候是讓他們住在榆晚居還是住到莊子上?” 姜榆想了想,“要不還是花錢租個小院吧,榆晚居雖然是咱的產業,可畢竟也是跟秦夫人合夥的生意,多幾個人怕是多有不便,莊子上和作坊內每天這麼多人來來往往的也不好,還是租個小院讓他們能靜下心來踏實的學習。” “行,那兒子儘快去跟餘童生商量這事。” “嗯,去吧,束脩的事你做主就好,即使比他以前在私塾的時候高些也沒問題。” “兒子曉得了,那娘今日還回莊子上嗎?” “不回了,娘來的時候答應了五福,今日是他秋收後第一天去私塾,傍晚的時候我要去接他,哦對了,你忙完也早點回來,今晚娘給你們做飯吃。” “好,兒子忙完就回來。”大年心裡很暖,笑的也燦爛。 姜榆拍了拍他,“去忙吧。” 家裡就剩下了姜榆一人,她看著這座一進的小院子,這是她來到這大安朝後置辦的第一個產業,也可以說這是她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家。 這裡的小菜園,花樹,普通的花草,竹竿架起的曬衣架,涼棚,石桌..... 這個院子不雅緻,但生活氣息濃郁,裡面的點點滴滴都注入了她的心血。 不過她已決定等作坊所有工序都走上正軌,她便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也順便去外面看看,看看這大安朝外面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剛穿來決定開吃食鋪子的時候她就給自己定下了個目標,等存夠一萬兩銀子的時候她就讓自己任性一回。 她的目標馬上就要達成了,老兩口以及姜家人她也提前安排了,家裡人的生活現在也都走上了正軌,她覺得是時候了。 其實姜榆現在覺得能穿成中年婦女還挺好的。 別的不說,就這走在外面多安全哇,不用怕歹人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