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章 西瓜熟了,我在古代發財了,許多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這宅子的位置好,當初買下來花了一千六百五十兩,放出風聲的當天,就人出價到一千八百兩。 姜榆也不急,後來知道她這宅子出過好幾個秀才,還欲往上加價。 這樣她心裡就有數了,也沒必要等到鄉試的成績放榜,便吩咐老周和初一在府城坐鎮,她則帶著大暑和周家的回了漢口縣,一同回去的都還有康全。 因為姜榆覺得,在她宅子裡住的這些人,哪怕有一箇中舉,她這宅子買到三千兩完全沒有問題。 這其實就跟那些人私地下下注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那些人可能就賭一人或者兩人中舉,姜榆賭的是二十幾個罷了。 這樣贏的機率不就大了嗎! 康全所在是書院給他們這考中秀才的學生都放了半個月的假,因為古人的規矩,學業有成後是要祭拜祖宗的,給他們的這半個月的假叫做祭祖假。 姜榆聽康全說還有這假的時候差點沒笑噴。 她也算是長見識了! 不過看到有些不自在的大暑,還是忍住了。 大暑現在雖然姓姜,但他不算姜家人,大暑兄弟三人的名字不在姜家族譜上。 這對一個男人來說,就等同於沒有根,刻在這些古人血液裡的種族觀念,是姜榆一個現代人理解不了的。 依照她的想法,什麼祖宗不祖宗的,他們李家祖墳現在就埋了一個李斯的娘,大暑連他爺爺是誰都不知道,活著的人都沒活明白,竟然把希望寄託在死人身上。 若是真有本事,沒有宗祠族譜就自成一脈,幾十年,上百年後自己不就成了子孫敬重叩拜的祖宗了嗎。 突然姜榆想起了燕忱的話,他好像說過八月份的時候會派人來接他們娘幾個去燕州的。 但轉念又想到那人去了京城,他的這個計劃好像是要落空了。 他們娘幾個也就不用這麼來回折騰,姜榆實在是不想去,因為作坊馬上就要投入使用,西瓜也熟了,她要忙的事還有很多,真的沒有太多的精力再分出來。 鄉試完姜榆又在府城停頓了兩日,等到漢口縣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十四。 再有一天就要過中秋節了。 她也是特意趕在這時候回來的。 康全急著回家,已經到了漢口縣,也不好麻煩姜榆再派人送他,在碼頭租了一輛驢車回了牛頭村。 姜榆也迫不及待的去了榆晚居。 一進門就喊,“大年....大年。” “娘——”大年聽到她孃的動靜從後院飛奔出來。 母子倆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姜梧覺得沒眼看。 大暑也替他大哥覺得丟人。 錢掌櫃抽抽嘴角,帶著幾個夥計去了後院。 “讓娘看看瘦了沒有?”姜榆捧著大年的臉。 “娘,兒子沒瘦,外婆和巧雲都說我壯了不少呢!” “娘看看。”說著話在大年的身上使勁捶了兩下。 姜梧看不下去了,“姐,你坐了這麼久的船也累了,回家歇著去吧,也讓大年回去,反正鋪子裡也沒啥事。” 剛好姜榆有話要說,跟錢掌櫃打了招呼後就真帶著大年回去了。 姜榆也知道這樣有失禮數,大年兒子都有了,她這當孃的再去抱他,別人會笑話的,可大年從小就沒有安全感,他需要得到認可,也想讓外人知道,他是有娘疼的孩子。 用這種方式跟大年相處了一年多,大年的自卑的性格已經得到了改善。所以姜榆不怕被人說。 回家後先是看了大年從鄂州拿來的張家人寫的諒解書。 然後讓大年拿著諒解書去了衙門,順便把李斯的馬車駕到車馬行,價格差不多就賣了。 這樣一來就折騰到了中午,在家裡吃過午飯後,大年駕著他們自己的馬車又帶著姜榆和大暑去了莊子上。 李斯在大牢裡住了一個多月,今日終於得見天日。 張家的侄子張保秋,還有兩個衙役跟著他一塊回了家。 李斯所有的產業都被判給了張家,現在就只剩下縣城的這個院子。 其實院子也是要收回來了,但裡面還住著柳氏和他們的兒子,之前衙役來過兩次要給院子貼上封條,柳氏覺得自己沒有活路了,也就不顧及臉面,只要來人,她就往人家懷裡撞,說縣太爺要逼死她。 最後也不了了之,又讓她多住了這一個多月。 這次李斯出來了,她也就不敢往男人懷裡撞。 看到李斯的那一刻,柳氏突然也不想鬧了。 那一剎那她的心突然就死了,她後悔了,這男人哪裡還是她認識的那個精明能幹的李大掌櫃,這分明就是一個渾身散發著惡臭的糟老頭子! 李斯一家三口被趕了出來,這還不算,最後還被兩個衙役趕出了縣城。 柳氏對他的抱怨自不必提,再也沒有以前的軟聲細語,出口就是諷刺。 李斯全當聽不到,他出獄後就沒搭理柳氏,不止她,甚至連小兒子他都沒看一眼。 ...... 海棠裡這邊的氣氛就歡快多了,西瓜熟了。 姜榆也大方,讓人在田裡摘了拿到前面切開,每人都能嚐嚐鮮。 所有人都不知道西瓜切開后里面是紅色的,而且不用烹飪,拿過來直接便可以吃。 姜榆沒忘囑咐大家,吃的時候一定要把黑色的西瓜籽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