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連夜拔營,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卓軒嘴上變得愈發的刻薄:“身陷虜營,陛下方知大位難捨,錦衣玉食殊為可貴吧?”

朱祁鎮黯然垂淚,“朕有何過錯?”

瞧見昔日至尊臉上掛著兩行清淚,卓軒心中有分快意,他個人的苦難遭遇,北境無數罹難的百姓,破碎的山河,這一切舊賬分量太重,世上有資格為之買單的大概只有上皇一人。

在卓軒看來,朱祁鎮年幼登極,若處處被人架空,自幼過上半傀儡似的日子,這反而有利於激起他的雄心,他或許甘願為理想而作抗爭,並在抗爭中學會做個胸懷天下的皇帝,可惜,當年有太皇太后張氏極力翼護他,有王振壓制那些老謀深算的廷臣,為他遮風擋雨,他過得太順風順水了,故而並不懂得珍惜什麼。

“陛下沒錯?從正統初年到正統末年,一共十四個年頭,其間所謂的盛世只是假象,而病入膏肓才是本真,內憂外患早露出了苗頭,一切都表明,大明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卓軒抬起頭,直視上皇,“令人痛心的是,整個朝廷失去了面對殘酷現實的勇氣和能力,不敢直面危機,更不願忍受短期痛苦革除時弊,以換取社稷的長治久安,總是以損害社稷根本利益的短視方式,選擇讓君臣短期內最感舒服的苟安策略混日子,於是,流弊越積越重,終於一朝爆發,江南亂了,瓦剌人聞到血腥味了,內憂外患並至,這個時候朝廷突然發現,無論做怎樣的選擇都很痛苦,混日子混不下去了,大明不可逆的走上了一條絕路!”

“嘎!”的一聲,朱祁鎮無意間踩碎了腳下的一塊白盞碎片。

自負的朱祁鎮心如刀絞,痛苦的滋味終於撕碎了臉上的偽裝,狼狽的半伏在案上,姿容中再也見不到半分威儀。

但他畢竟年輕,還沒有自負到到頑固不化的程度,特別是淪落為瓦剌人的階下囚之後,自信心受到沉重打擊,當今日有人首次直陳正統年間的朝政弊端時,他雖然不願承認,卻已無力申辯。

不過,曾經神聖不可冒犯的上皇還是想找找背鍋俠。

“朕幼年即位,當時由‘三楊’輔佐。正統二年,瓦剌人向南擴張,意欲徹底吞併韃靼,那時的輔政大臣目光短淺,為了向瓦剌人輸誠,命兵部尚書親自領兵出境,清剿韃靼殘部,為瓦剌一統草原諸部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如今回過頭來看,那次出兵大明什麼也沒得到,而瓦剌人卻撿了個天大的便宜,這是此後大明一切禍端的開始。”

朱祁鎮說的是實情,正統初期面對瓦剌人一統草原諸部的咄咄逼人架勢,一群顧命大臣不知哪根筋搭錯了,不去阻止瓦剌人的擴張步伐也就罷了,居然也沒有選擇坐山觀虎鬥的策略,而是愚蠢的派出大軍,追殺已經遭受重創的韃靼殘部,於是,瓦剌人只付出了極小的代價,就掌控了韃靼的地盤與部落,實力大增,最終成為明廷的心腹巨患。

明代君臣似乎完全繼承了宋代君臣的尿性,像宋代聯金滅遼、聯蒙滅金一樣,總是屈服於強者的意志,去損害對中國已不構成威脅的弱勢蠻邦的利益,以至於被人各個擊破,總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最後不得不獨自面對強者的欺凌。

的確如朱祁鎮所言,正統初期,史書上備受好評的“三楊”其實犯下了許多戰略性錯誤,但卓軒不是朝廷命官,根本不想玩令君臣雙方都很愉悅的甩鍋遊戲。

“微臣斗膽請問陛下,從正統十年開始,江南各省已是亂象叢生,您親政多年了,卻遲遲不願揭開士大夫與地方豪強勾結,壓榨小民的蓋子,以致尾大不掉,無數自耕農失去土地,淪為佃農,且做佃農還要遭受層層盤剝,小民活不下去了,於是,江南大亂;而面對北方野心勃勃的瓦剌,朝廷除了以重金賄賂其可汗、太師,屈意求和之外,何曾堅守過底線?何曾汲取過‘內政不修,外舉事不濟’的古訓?彼時‘三楊’早已故去,這樣的疏失又該怪到誰頭上?”

“你······”

袁彬震駭不已,跪在地上微微顫慄,說不出話來,腦中飛速掠過忤逆、大不敬等多頂適合卓軒承受的罪名。

料火候差不多了,卓軒不想再揭正統年間的舊瘡疤,話鋒一轉道:“陛下既然不願此時回國,那就連夜啟程,先回虜廷吧,從今往後,無論也先說什麼,陛下都不要信他,平平靜靜的呆在虜廷,不再踏入明境半步。”

臉色煞白的朱祁鎮恍然起身,“朕······為何要聽你一個小小千總的話!”

朱祁鎮說話的底氣不足,明顯有些心虛,卓軒見狀,不禁搖搖頭。

“事實勝於雄辯!也先曾揚言送陛下回國復位,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