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非之地,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卓軒一邊沉思,一邊將案上的三個瓷盞擺成三角形,一個在上,兩個在下。
“景泰帝能坐穩帝位,得益於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這是景泰帝執掌國之神器的權力來源。北京保衛戰樹立了兩面旗幟,一面是於少保,一面是武清侯,一文一武,這兩面旗幟都不能倒。
上皇回國是早晚的事,時局非常微妙,無論是在上皇回國前還是在上皇回國後,砍掉其中一面旗幟,這對景泰帝而言,意味著某種自我否定,風波一旦蔓延開來,會動搖景泰帝的皇權根基。”
王妃緩緩起身,即便深感震驚,她的身姿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形,疑惑化作兩點微光,收斂在幽幽柔柔的目光裡。
“身處江湖之遠,卻能洞悉廟堂玄機,奇才!”
但見燈光裡衣袂一飄,王妃重新回到座上,面容安詳,就像她此前根本就沒有離座過。
“本宮倒是覺得,這兩名旗幟都有可能被砍倒。”
卓軒聞言心驚,難道於少保這面旗幟也會被砍倒麼?!
可惜,他在另一個時代除了略知土木堡之變和京城保衛戰的史實之外,並不知道這段時期的其它歷史事件。
這兩面旗幟要是都倒了,那不就意味著景泰帝也玩完了麼?這······特麼怎麼可能!
腦仁疼!魂穿前,山體滑坡時,要是用手機百度一下於謙這個名字該有多好,誒,當時應該來得及······
“於少保可是一代名臣啊······您可別嚇唬在下,在下害怕被倒下的旗杆砸中靈魂。”
“本宮只是說有此可能,代府並未與於少保結怨。”
“如此說來,代王府與武清侯府之間有怨?”
一聲嘆息,比風聲還要輕細,幽仇與暗恨悄悄爬上王妃的眼角眉梢。
“私仇可以撇在一邊,但未來的國禍不得不讓代府儘早籌謀,今後禍亂國朝的,必是武清侯其人!”
直到此時,王妃才親口說出了武清侯這三個字,而且與禍亂國朝聯絡在一起,可見,在她心中,即便是宣洩的時候也能找到堂皇的理由。
“禍亂便禍亂唄,身為宗藩,代王不用站隊的,不吭不哈過自己的小日子,豈不悠哉樂哉!”
“代王的藩地若在中原或江南,闔府上下當然願意不吭不哈的過日子,可是,代王的藩地偏偏就在九邊之地,就在飽受韃子蹂躪的雁北古地。
內亂易生外患,有人禍亂朝廷,國勢一旦衰微,韃子必將乘機撲上來瘋咬,代府不能南遷,這首先承受外患衝擊的不是別人,卻是咱們代府!”
如此說來,天底下最憂國憂民的賢良莫過於代府的人嘍?這就有點搞笑了吧,不過,換個角度想想,此說好像也能成立。
代王可以不愛大明,但不能不愛他的王城!
王妃為何就是不提代王府的私仇呢?
“在下志不在廟堂,代王府不能南遷,在下卻可以解甲為民,迴歸中原,或遠赴江南,到時候處江湖之遠,所有的麻煩都不再是麻煩。”
王妃深坐在那裡,沉默了很長時間。
“夜深了,回去吧。唉,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本宮說過,你是躲不掉的。”
“卓軒告退。”
卓軒飛快的起身行禮,然後轉身就走,一刻也不想多留,身後傳來王妃的叮囑聲。
“今夕王府留你多坐了一個時辰,回去後好好想想該如何對別人解釋吧。記住,往後當你順風順水的時候,代府的人將默默站在遠處為你祝福,當你身處險境的時候,或有代府的人施以援手······”
卓軒疾步快行,心中有分沮喪,自己似乎很容易被人吃定,而今代王妃又像吃定了他似的,一副欲擒故縱等著瞧的樣子,想著都煩!
一路上不見人影,直到出了便門,踏上甬道,一名年長的嬤嬤才領著兩名掌燈宮女,打著哈欠迎過來。
“這邊請。”
沿甬道南行,途經一處假山小池,一道白影突然飄入甬道,嬤嬤與宮女“啊”的一陣亂叫,其中一名宮女被嚇傻,另兩人直接嚇癱在地。
聽見驚叫聲,遠處的護衛從各處趕來,瞧見燈光中的卓軒和白影,又紛紛退了回去。
什麼鬼地方啊,還能不能再驚悚一點!
卓軒的心臟怦怦直跳,好不容易定下神來,看清眼前沒有幽靈,只有那名神秘的白衣女子。
“小子,別陷得太深,好自為之!”
白衣女子轉身就在,望著那道白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