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奇怪的直覺,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事奏事,無事退朝!”

興安每天重複說著同樣的話,還要讓自己表現得很有激情的樣子,也難為了這個首席太監。

景泰帝早早起了身,那些本想奏事的官員見狀,趕緊閉嘴,為了芝麻大點的小事,留住不勝其煩的天子,還要留住早想開溜的百官,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罷了,回去寫封奏本,呈到御前,讓天子去“批紅”吧。

景泰帝急急忙忙上了肩輿,宮中腳程抬著他直奔雍肅殿。

他害怕被王直、胡濙等人留住,明廷已派出使臣,也先的使臣也帶著大明天子的口諭踏上了歸程,可朝中老臣還是有事沒事的湊在天子身邊嘀咕。

“哎喲,把禿返程太晚,就怕誤了大事。”

“是啊,若也先對大明的態度也轉趨強硬,社稷便不得安寧嘍!”

想想都煩!

景泰帝不明白,自己為何總與老臣的慮事方式不同。也先遣使傳遞和談意願,在景泰帝看來,這是也先深陷困境,急著求和的徵兆,而在一幫老臣看來,這是難得一見的和平曙光,務必牢牢抓住,不容錯失。

他想不通,泱泱上國還怕了一個小小的瓦剌不成!瓦剌要和便和,要戰便戰,怕個甚?想逼大明屈辱求和甚至舍財免災,做夢!

年輕的天子性子顯柔,待老臣非常寬厚,但面對瓦剌這樣的仇邦,骨子裡卻有分倔強與狠勁。

最麻煩的是,老臣們嘀咕完了,回去後找個幽靜的地方擺下詩宴,一番風花雪月下來,早將朝政忘得乾乾淨淨了,可年輕的景泰帝不行,心裡裝了事,就茶飯不思。

步入雍肅殿,就見興安已候在那裡。

“老奴恭請陛下聖安!”

“免禮。”

景泰帝走上御臺入座,瞥瞥御案,由司禮監整理過的題本、奏本足足碼了兩摞。

右手習慣性的伸向題本、奏本,中途突然遲滯不動,手背落在案上,指關節順勢輕敲幾下。

“興安,還記得那個叫卓軒的少年千總嗎?”

興安立馬應道:“記得,陛下已口諭楊善帶他入京陛見,老奴不敢忘了此事。”

景泰帝仰躺在椅背上,輕輕嘆口氣,“朕想重用他,卻不知把他放在何處是好。”

“敢問陛下為何重用此人?”

“打了一年的仗,軍中都是一些老面孔,老套路,戰績差強人意,唯有他讓朕覺得新鮮,是該重用真正的新人了,國之利器啊,有了他,朕與瓦剌人死扛便不缺底氣。”

興安垂著頭,抬起眼皮望了景泰帝一眼,“既然如此,陛下為何讓他隨楊善出使瓦剌?”

“楊善懇請,百官苦勸,朕不得不準。”

“那便請陛下想想,興安為何懇請?百官為何苦勸?”

景泰帝一驚,隨即豁然起身,“楊善並不認識卓軒,為何執意如此?你是說有人向楊善推薦了卓軒,而百官·····哼,某些人太想顯示和平誠意了,為此並不珍惜一個少年將軍的性命!”

“陛下,他還不是將軍,陛下所說的某些人也不一定是想顯示和平誠意。雙方已在和談,寶劍也該入鞘了,重用此人會讓陛下······為難,不過,老奴以為,把他放在哪裡都一樣,即便他身為庶民,到了烽煙再起的時候,只要陛下想用他,他依然可以成為國之利器。”

景泰帝凝視興安,久久思量著這番話的言外之意。

“他在瓦剌會遇上麻煩嗎?”

“陛下毋憂。老奴仔細回味過他經手的幾次戰例,天馬行空,行雲流水啊,奇才,舉世罕見的奇才!鬥心機瓦剌人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

日暮前,車隊駛入北直隸地界。

深秋時節的曠野層林盡染,薄霧貼著地表,先於暮色泛起,小河水淺,露出佈滿白石的河床,清冽的河水閃著波光,遠看宛如碧練一般,靜臥於薄霧下,蜿蜒伸展至遠方。

“卓軒,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今晚咱們乾脆在此野營,明早趕赴紫荊關。”楊善從馬車內伸出腦袋,衝不遠處的卓軒道。

楊善的車上載有符節,符節象徵著天子的權柄,擱在古時候,手持符節便算擁有了生殺予奪大權,使節一不高興殺了人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明代使節的許可權受到削弱,生殺大權被剝奪了,但憑著符節徵糧徵房,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不敢作出任何的抗拒,換句話說,符節在手,寢食無憂。

可是,此地難得見到人煙,趕夜路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