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文盲也不好對付呀,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同自古就是軍事要地,山環採涼,水抱桑乾,長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東瞻白登,屏全晉而拱神京,巍然重鎮······”
???
見舒展鴻等人一臉懵逼的樣子,卓軒暗中大呼過癮,覺得自己炫文言文還是相當牛逼的,片刻後,忽然意識到柳元、舒展鴻都是文盲,那種莫名的自信就散得影兒都沒了。
他降了措辭難度:“大同歷來都是我華夏與北方夷狄交接的地方,數千年大小戰事不計其數。戰國時趙武靈王就在這裡攻破樓煩,秦、漢兩代又與匈奴在此對峙,後來漢武帝重用衛青、霍去病,幾乎把匈奴人打出翔來······”
???
翔是什麼鬼?
卓軒沒有理睬一臉懵逼的舒展鴻,續道:“南北朝後期一直到隋唐,大同成為中原五朝與突厥、沙陀、吐谷渾、契丹等胡虜血戰的場所,戰火延燒了三百餘年······”
舒展鴻臉色一沉,鼻間氣息越來越重,似在生悶氣。
“那時的邊民比咱們還慘,走了一波強盜又來一批惡魔,邊民們像韭菜一樣,被人割了又割。後來大唐滅了東突厥,這裡的邊患才告平息······”
舒展鴻呼的起身,怒道:“軒哥,這是個什麼破地方!老是打仗,咱們幹嘛要跑到這個地方來受苦?”
嘿,這小子還不笨,居然聽出了門道,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老是打仗怎麼啦?老是打仗說明大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啊!想想看,到了宋代,大同先後落在遼、金手裡,藩屏一失,大宋不就被動挨打了麼?
宋代之前,我華夏祖先一直在這裡與胡虜交鋒,數千年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鮮血染紅了大同的每一寸河山,其間華夏先輩有榮耀也有恥辱······腳下這片熱土多麼值得咱們為之自豪與興奮呀!
可是,轉念一想,大同地理位置是否重要與咱們這些流民該不該前來受苦受難有半毛錢的關係麼?
嘿,文盲也不太好對付呀!
“嗯,這個嘛······”卓軒的節奏有點亂,就順勢換了個角度續講他的地理故事。
“也不能這麼說。元末的時候天下大亂,到處都是烽火連天,而大同乃至整個山西的老百姓卻在享受難得的和平,比其它地方的人們幸運多了。那個時候,咱們的祖地中原一帶,老百姓都快死絕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洪武大移民。”
元末災荒連連,民不聊生,中原地區人民接連起義,蒙元兵對待起義的地方祭出了他們祖上征服歐亞大陸的慣用大殺器——屠城!直殺得中原一帶人頭滾滾,血漫江河,當時河南、山東、皖北、蘇北之民十亡七八,有些地方更是千里不見人煙。
唯有山西風調雨順,且無人起義,一派昇平景象。
彼時山西由那個歷史上有名的蒙元人王保保(擴廓帖木兒)控制,王保保後來忙於參與元廷黨爭,大廈將傾的蒙元人卻在內鬥,江南朱元璋、陳友諒等義軍也在內鬥,雙方各掃自家門戶,天下一片混亂。而山西始終處於王保保的有效掌控之下,沒被捲入戰火。
大明開國後,明太祖發現中原地區人煙稀少,而偏遠的山西反倒是人煙阜盛,就從洪武六年開始,下令大規模遷移山西百姓到中原墾荒屯田。
“問我祖上在何處,山西洪桐大槐樹。”洪桐縣的大槐樹見證了這段移民歲月。
柳絮微微抬起頭,爐火映亮了她閃爍不定的目光,“卓軒哥哥,我好像聽人說過,靖難之役期間,中原百姓又遭了大殃。”
有文化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
在柳絮六歲的時候,柳叔為她請了個先生,為她啟蒙,卓軒也就仗著跟醫館郎中認了一些常用字,又隨柳絮蹭課蒙學一年,這才打下了儒學底子。
而今想來,卓軒頗為不解,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柳叔何以偏偏為柳絮請了啟蒙老師,而對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反倒不重視,完全是一副想學就學,不學拉倒的放任態度?
“咳咳······”卓軒有些犯難,“靖難之役期間,燕王大軍畢竟沒有屠城,與嗜血的蒙元人還是有區別的。”
這還怎麼講吓去呀?蒙元政權屠戮中原人,燕王大軍也屠戮中原人,這特麼還如何讓人擺正民族立場?
大明開國後,中原人好不容易過了幾十年太平日子,後來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中原百姓並不買賬,自發組織起來,奮力抗擊北軍,而朱棣也沒有手軟,對當地百姓展開了大規模的政治清算與報復,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