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姐弟之間,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清宮膳房內並無璀璨的燈火,數點燭影搖曳,不算明亮的燭光,映出兩張略顯陳舊的膳案,膳案上只有五樣膳食。
自登極以來,景泰帝第一次在宮中設宴款待自己的皇二姊,於他而言,今晚膳食標準還是超規格的,對常德公主而言,卻未免過於簡陋。
近侍宦官王誠一個勁的提醒景泰帝:“再過一個時辰,陛下還要赴文淵閣與內閣閣員商議軍務,望陛下節制飲酒。”
景泰帝攆走了王誠,也攆走了所有的內侍與宮女,獨留下姐弟二人相對而坐。
夜色吞沒了整個紫禁城。窗外一輪明月高懸,在這個本該闔家團圓的中秋夜,景泰帝的內心依然遭受著政爭餘燼的炙烤,竟忘了與母后一同賞月,也忘了去坤寧宮、未央宮享受天倫之樂。
時至今日,他仍要與臣下鬥嘴,他還年輕,城府不深,理想化的目標設定如烈焰般焚心,令他如一臺開足了馬力的機器,飛速執行,只想儘快到達離目標觸手可及的地方,為此,他甚至背棄了“事緩則圓”的古訓。
不過,剛剛與一幫老臣就是否懷柔瓦剌人鬥罷嘴,在即將投入更加激烈的軍事策略爭論之前,他還是打算與從不輕易入宮的常德公主獨處一個時辰。
二人彼此以家禮相待,只論姐弟,不論君臣。
“姐姐今日帶來了八名女樂,但願能讓弟弟贏得片刻之娛。”
就在景泰帝舉盞相邀之際,常德公主抬起右手,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八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少女款款入內,踏著外殿教坊司樂班奏響的宴樂,齊跳《觀音舞》。
明代前期的宮廷舞樂以雅樂為主,“樂與政通”,兼具“教化”與“政宣”功能。每逢盛大慶典活動,教坊司必獻上《平定八方之舞》、《撫安四夷之舞》等,場面壯觀,氣勢恢弘。
然而,大明在恢復華夏正統文化的道路上剛走過八十餘個春秋,宮廷雅樂便與起源於宋代的程朱理學一道,逐漸遭世人拋棄,步入窮途末路。
這樣的變化並非源於文化上的世代更替,而是因為世人早看透了,教化太假,廟堂之上負責教化的人集體墮落,他們無法教化自己,焉能教化天下?
於是,民間宴樂興起。所謂宴樂,就是俗樂,往往伴以俗舞,《觀音舞》便是明代極負盛名的宴樂宴舞之一,教坊司亦有以跳《觀音舞》馳名的舞著,但與現代人想象的不同,教坊司舞者都是男性,鮮有女子。
以往男子跳《觀音舞》,剛勁有餘而柔美不足,今日八名少女齊跳此舞,個個翩若驚鴻,且女兒態十足,當真令人眼前一亮,景泰帝不禁落盞,凝神觀賞良久。
常德公主見狀興奮極了,她對這幫女樂期望極高,萬一景泰帝看得興起,激動之餘,說不定會看中某個女樂,把她留在身邊侍宴,在景泰帝被迷得神魂顛倒的時候,乘機談些敏感話題,應該能給她帶來意外驚喜。
常德公主與景泰帝閒話家常,不時抬眼看看景泰帝,直到宴樂、宴舞結束,八名少女躬身退場之時,她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景泰帝的目光似乎並未在某個女樂身上有過久的停留,更沒有發出暗示,讓某個少女留下來侍宴。
不消說,數年心血已付諸東流!
“弟弟,方才的《觀音舞》如何?”
景泰帝笑道:“不錯,姐姐有心了。我在想,是否該命教坊司挑一幫女樂,教習宴樂?”
如花般的笑容驟然僵在常德公主臉上,然後,僵化的笑容瞬間復活,“咯咯咯······”這陣輕笑雖略顯勉強,但依然成功掩飾住了她的失落。
沒了預期中的成功鋪墊,常德公主底氣不足,但她不想放棄,猶豫許久,試探道:“中秋之夜本該闔家團圓,可眼下一家人各在天涯一端,月圓人難圓!”
景泰帝目光微動,臉上浮起一絲感傷,“高處不勝寒啦!幸虧姐姐離我近,不像長姊那樣與我相距遙遠,月圓之夜,有姐姐陪我片刻,足矣!”
“其實······有人離弟弟更近,不過是一牆之隔而已!”
“姐姐是指我的那位大兄?”景泰帝的反應顯得出奇的淡定,語氣裡透著分玩笑的口吻:“莫非二姐對我兄弟二人親疏有別?”
“都是血濃於水,哪分得出親疏?當然,我承認自己偏心,兩個弟弟誰的日子不好過我就偏向誰。”
“二姐認為我的日子好過,而哥哥的日子難過?”
“那是自然。一個君臨天下,一言九鼎;另一個卻被人遺忘,過著孤苦伶仃的日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