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式衝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冰姑娘,我主明疆,野豬式衝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早起,卓軒外出晨練,回來後發覺士子全離開客棧趕考去了,客棧內顯得異常冷清。
他突然意識到當初選擇入住青雲客棧並不是一個好主意,考生都去了禮部貢院,自己獨守客棧九天,這期間根本就沒機會與他們交流。
百無聊賴之下,找到店家,說要進柯潛的房間讀書,好在柯潛臨行前沒忘給店家到招呼,店家問明卓軒的姓氏後,瞧瞧他的模樣,就讓人開啟柯潛的房間,準卓軒入內。
虛掩上房門,在書案邊入座,瞥見十餘本讀書札記裝訂成冊,碼成厚厚的一摞,卓軒拿起最上面的一冊,仔細閱讀起來。
此冊是關於《論語》的札記,上面逐句給出了對論語的解讀,還旁註有心得體會,有了這些札記,再結合朱熹的《四書集註》,潛心揣摩,應該能準確理解《四書》的微言大義。
卓軒很想知道柯潛對孔子那句備受後人詬病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如何解讀的,就快速翻看冊頁。
嘿,找到了!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朱子有注: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也,君子之於臣妾,莊以蒞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這裡,柯潛完全遵循了朱熹的解讀,認為女子是指妾,小人是指僕人,君子對於僕妾,要以庒警的姿態與他們相處,以慈愛之心畜養他們,如此就不會有“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兩患了。
按照朱熹的解讀,孔子此番話是在探討關於如何“齊家”的問題,因為女子與小人最難養,所以能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齊家就不成問題了。
卓軒無從知曉《論語》記錄的孔子原話是否有漏掉的部分,也無從知曉孔子的本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明代儒學就是按照朱熹的集註解讀孔子的原話的。
而在卓軒所處的另一個時代,許多國學大師給出了各種標新立異的解讀,有“文明斷代”之嫌。
“飽讀聖賢書後,萬一幸運的迴歸另一個時代,我說不定能成為國學大師,嘿嘿!”
腦中閃過此念,卓軒讀書的慾望就更強烈了,想到讀四書與經史非一朝一夕之功,就撇下札記,轉而翻閱柯潛的制義文及其收藏的時文。
昨天柯潛許諾以書稿相贈,卓軒卻不便當即取走,珍貴的書稿大可做傳家之用,至少,要等柯潛挑出幾份精品壓箱後,卓軒才能厚著臉皮將其餘的書稿拿走。
信手拿起一份書稿,是關於《論語》中“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段話的制義文,不知是否出於柯潛之手。
“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
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闔閭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撫育者無憂矣;田野之間,如茨如梁,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仗著此世宿主的儒學底子,卓軒勉強能讀懂該文。
這是一篇典型的八股文,有些地方用的是駢文格式,其思想深度,用詞之精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作者絕對不是二十歲以下的年少士子。
卓軒不禁暗中掂量起來:自己想要寫出如此高質量的制義文,僅僅寒窗苦讀三五載是肯定做不到的。
接下來,他摒棄一切雜念,又仔細閱讀了數篇制義文,試圖透過自己的專注,讓靈魂走進明代士子的精神世界,並與之形成共振共鳴。
與士子們截然不同的是,他年雖少,卻擁有士子無法相比的豐富閱歷,逃過難,狩過獵,屢次親眼目睹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場景,後來披堅執銳,與韃子展開殊死較量,入京後經商,看多了世間百態······
這樣的經歷讓他很難在思想上與士子們完全形成共鳴。
他以為,日後入學就讀,除了鑄就不俗的儒學造詣,寫得一手漂亮的好文章之外,還要針對大明的時弊,從儒學之外尋找更加對症的策略,不會拋棄以鬼谷子為代表的縱橫家的學說,甚至有可能拾起法家思想,兼收幷蓄,採百家之長。
漢代的賈誼、晁錯應該是具有法家思想的人物,敢於直面大漢的各種積弊,敢於無情的揭醜,併為了消除積弊進行不懈探索與抗爭,他們個人的命運是悲慘的,但大漢是幸運的,最終實現了真正的強大。
當然,卓軒不會愚蠢的試圖參政議政,他只想在風雲莫測的世道中,做一個明白人,這對經商而言,大有裨益。
房門“吱呀”一聲被人推開,一名臉上蒙著紗巾,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